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研究——以苏州为例

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研究——以苏州为例

  • 字数: 162
  • 出版社: 中国经济
  • 作者: 贺俊刚|责编:陈瑞
  • 商品条码: 978751366996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4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经济发达地 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理 论基础,对1978—2015年 期间苏州工农、城乡关系模 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实 际情况,运用钱纳里工业化 阶段划分方法,以苏州为例 ,将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 式形成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并深入研究经济发达地区 工农、城乡关系模式运行过 程。阐述了新型工农、城乡 关系发展的运行机制,分析 了各机制之间相互作用、相 互影响的因果积累效应以及 户籍堤坝的影响。最后,针 对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工农、 城乡关系模式中存在问题与 不足,围绕如何缩小城乡收 入、就业、公共服务等方面 的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主题,提出了促进经济发达 地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发 展的顶层设计、战略举措及 保障措施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其中,顶层设计包括新型 工农、城乡关系发展趋势、 发展任务与战略重点。战略 举措包括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建立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 。保障措施包括健全战略体 系、建立健全实施与保障机 制、重视战略评估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目标、方法、内容及问题 第四节 主要问题及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章 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理论模型 第一节 孤岛模型 第二节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第三节 户籍制度变迁绩效评价模型 第四章 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选择 第一节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行为主体 第二节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行为主体的目标函数 第三节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历史溯源与类比 第四节 选择苏州模式作为例证的原因 第五章 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形成机制 ——苏州例证 第一节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形成阶段划分 第二节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形成阶段的分析 第三节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形成机制中的户籍堤坝效应 第六章 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运行机制 ——苏州例证 第一节 城乡统筹规划机制 第二节 富民强村长效机制 第三节 公共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 第四节 现代农业发展机制 第五节 生态环境建设机制 第六节 工农、城乡关系运行机制中的因果积累效应 第七章 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中的问题 第一节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形成机制中的问题 第二节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运行机制中的问题 第八章 结论、政策启示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