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跨语际小说”的理论建构—基于符码啮和的研究

“跨语际小说”的理论建构—基于符码啮和的研究

  • 字数: 280
  •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
  • 作者: 雷静|责编:李苏幸
  • 商品条码: 97875660198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9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探讨后殖民小说中的跨语际性 (translinguality)现象如何影响喻体的表达方 式和本土身分认同。除了将“跨语际小说”定义为 跨国或双语/多语语境实践载体外,本文亦指出当代 “跨语际小说”在语言和叙述手法均具符码啮合 (code-meshing)特征,而非仅是单纯的符码转换 行为,其目的在于揭露小说如何在叙述过程中建立 具特异性喻体表达模式和本土身分认同。在此过程 中,跨语际性不应仅是某种固定身分的表达形式, 而应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动因,促使离散主体生成新 的身分认同。因此,喻体和身分认同构成“跨语际 小说”的两大基本元素。本研究援用客体间性和向 量化的方法论,对后殖民时期印度作家阿米塔夫· 果许的《恶潮水》(2004)和南非作家查克斯·恩 达的《红色之心》(2000)中的喻体和身分认同主 题进行阐述,总结出跨语际性的叙述特征,确立喻 体和身分认同在符码啮合语境下的实践轨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