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态化综合--一种新的世界观/哲学研究论丛

生态化综合--一种新的世界观/哲学研究论丛

  • 字数: 466
  • 出版社: 中央编译
  • 作者: 唐代兴
  • 商品条码: 97875117238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9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生态化综合——一种新的世界观》由唐代兴著 。在常识世界里,哲学产生方法,方法即是对哲学的 运用。但从发生学考量,而是 方法创造哲学,哲学运筹方法。基于此一认知理路, 本著拷问孕育生成生态理性哲学的 生态化综合方法何以可能产生和如何引导世界?方法 的生成,既是历史传承的产物,也 是时代突围其存在困境的呈现,更是未来召唤现实的 整合展布。以此三者为整合视域, 首先检讨生态化综合方法生成的人类认知背景,即局 部—整体论的西方哲学方法和整 体一局部论的中国哲学方法如何走向当代整合的路径 。然后分别从方法的哲学本质、内 在精神、认知视域、思维方式等方面考察生态化综合 的自身构成及其特质。最后考量生 态化综合的实践指向:限度生存,构成生态化综合的 发展原则;法理情并生,构成生态 化综合的政治方向;广阔博爱与全面慈善,构成生态 化综合的伦理诉求;生境化育,构 成生态化综合的教育理想。生态化综合作为一种新的 世界观,在认知与实践两个领域得 到全面展布。
作者简介
唐代兴,四川广安人,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教授、特聘教授(伦理学),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立足世界风险、全球生态危机和社会转型发展整合生成之当代境遇,围绕“当代人类何以才能理性存在发展”先后提出“人是世界性存在者”“世界是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场”“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共生互生”“生态文明乃人·自然·环境的生境化”“生态化综合是生境文明的根本方法”等六个基本命题和“反思自然失律人为论”“重建人与环境的亲缘性存在”“遵循生境逻辑法则”“遵循限度生存法则”“重构生境利益机制”“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等六个实践命题,创建生态理性哲学及方法,并以此为思想基础和认知导向,探索生境伦理问题,开创灾疫伦理学新学科。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生境伦理学》(2013)、《语义场导论:人类行为动力研究》(1 998)、《当代语义美学论纲:人类行为意义研究》(2001)、《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2003)、《生态理性哲学导论》(2005)、《利益伦理》(2012)、《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2012)等22部生态理性哲学专著。
目录
导论:突围当代境遇的哲学方法 一、方法的特征与功能 1.方法的创造论特征 2.方法的生存论功能 二、方法生成的三维土壤 1.方法的传承与革新 2.方法生成的当代境遇 三、方法生成的哲学基础 1.生态理性哲学的基本命题 2.生态理性哲学的实践命题 第一卷 生态化综合的生成背景 第1章 局部整体论:哲学方法的西方道路 一、经验与理性:西方哲学的双重路向 1.“理性”概念释义 2.经验与理性的源流 二、工具与方法:科学主义的整体诉求 1.科学与哲学的源头关系 2.科学及其理路与精神 3.科学主义的僭越与虚妄 三、个别生成整体:哲学方法的演进阶梯 1.碎片与实存:学科分类主义视域和方法 2.从具体到整体:哲学思维的经验比拊方法 3.从抽象到整体:哲学思维的观念描述方法 4.从碎片到整体:哲学思维的分析综合方法 四、具体达向抽象:西方哲学方法的特征 1.局部动力学的二元论认知模式 2.局部动力学的抽象主义道路 3.局部动力学的分析主义方向 第2章 整体局部论:哲学方法的中国道路 一、人事中心:中国文化的体认方向 1.血缘群体:文化体认的原初条件 2.自然中心:希腊文化的地缘视域 3.人伦中心:远古中华的地缘视域 二、整体生成个体:整体动力学演进方式 三、理想与血缘:整体动力学的存在基础 1.地土之象的天人相合视野 2.大地与血缘:方法之根与生存之本 四、至上而下:整体动力学的一元论模式 1.整体动力学的优劣之势 2.一元论的具象主义道路 五、三重直观:整体动力学的领悟主义方向 1.中国哲学方法的特征 2.领悟主义的社会化道路 第3章 生态化综合:哲学方法的当代道路 一、生态化综合生成的时代背景 1.中西方法的自为性局限 2.化解危机的方法论要求 二、生态化综合生成的历史土壤 1.生态化综合的整体源泉 2.生态化综合的整合依据 三、生态化综合的认知历程 1.1989:生态化综合的整体生成 2.运用与困惑:生态化综合的困境突围 3.转移与定位:生态化综合的迂回展开 第二卷 生态化综合的哲学考量 第4章 生态整体性:生态化综合的哲学本质 一、生态化综合的自身构成 1.多元开放的整体取向 2.动态生成的生态诉求 3.动态生成的方法功能 4.超越已有的统合特性 二、生态化综合的存在论意蕴 1.生态化综合的本体论意蕴 2.生态化综合的认知论维度 3.生态化综合的实践论指向 第5章 生态化综合的方法论精神 一、生态化综合的宇宙论依据 1.自然宇宙自创与他创方式 2.生态化综合的存在论取向 二、生态化综合的场域论法则 1.自然为人立法的存在论依据 2.人为自然护法的生物学前提 三、生态化综合的三维论精神 1.共在互存:生态化综合的存在论精神 2.共生互生:生态化综合的生存论精神 3.生生不息:生态化综合的实践论精神 四、生态化综合的生境化诉求 1.生态化综合的生境化本质 2.生态化综合的生境化方向 第6章 全景视塔:生态化综合的认知视域 一、生态化综合的方法论整合 1.社会—历史学方法的整合 2.物种—生态学方法的整合 3.宇宙—自然学方法的整合 4.人类—文化学方法的整合 二、生态化综合的多元化视域 1.场域论与动态生成性 2.宇宙与心灵的相向敞开 3.生境时代的整合视域朝向 第7章 统合直觉:生态化综合的思维方式 一、智慧·思维方式·方法 1.智慧的特点与形式 2.智慧·思维·方法 二、统合直觉的内涵特征 1.直觉乃思维的基本方式 2.直觉生成的基本方式 3.统合直觉的本质规定 4.统合直觉的方法论构成 三、统合直觉的生成与展开 1.统合直觉生成的哲学依据 2.统合直觉生成的生境逻辑依据 3.直觉生成的心理学依据 第三卷 生态化综合的实践指向 第8章 限度生存:生态化综合的发展原理 一、限度生存与永续发展 1.“发展”的生存论释义 2.“发展”的生态整体论取向 二、生态化综合的实践本质 1.限度生存的认知依据 2.生态化综合的实践论诉求 三、生态化综合的实践论原则 1.限度生存的主体条件 2.人与天调的宇观原则 3.持续再生的宏观原则 4.群己权界的具体原则 第9章 法理情并生:生态化综合的政治方向 一、人本主义:人类政治的历史反思 1.政治的历史及其本来状貌 2.现代政治的唯人本方向 二、生境主义:当代政治的整体诉求 1.生境主义政治的价值预设 2.生境主义政治的整体蓝图 3.生境主义政治的实践诉求 第10章 广阔博爱与全面慈善:生态化综合的伦理诉求 一、生态整体的生境伦理方法 1.伦理本身的生态整体性 2.伦理方法的生存论实质 3.两种指南生活的伦理方法 4.伦理方法的整合运用 二、生态整体的生境伦理方向 1.生境伦理的当代价值诉求 2.生境伦理的价值构建前提 3.生境伦理的价值目标导向 第11章 生境化育:生态化综合的教育理想 一、为何要展开生境主义教育 1.滑向死境的地球状况 2.滑向死境的生产状况 3.滑向死境的社会生态 4.精神荒废与伦理荒疏 二、生境主义教育的认知理路 1.教育的生生化育本质 2.生境主义教育的基本诉求 三、生境主义教育的整合方向 1.身体·精神·心灵的整合教育方向 2.智商·情商·心商的整合教育方向 3.人·社会,生命·自然共互的整合教育方向 四、生境主义教育的目标任务 1.生境主义教育的人类目标 2.生境主义教育的当代任务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