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经济新发展与新转型

中国经济新发展与新转型

  • 字数: 251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 作者: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
  • 商品条码: 978756807547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6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该书主要汇集2019、2020年张培刚奖颁奖典礼的获奖者代表发言以及专家在论坛所做的主题发言,这些发言围绕“新中国经济七十年与发展经济学发展”“双循环新格局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这两个重大主题展开多方面、深层次的探讨,汇聚了学者们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新个人研究,书中的观点对政府部门的政策决策能提供有益的借鉴,也可以为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教学和研究方面能够提供多维的视角和丰富的素材。 本书可作为高校教师和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科研教学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及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相关专业课的课辅材料。
作者简介
为了推动我国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和传播,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快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原华中理工大学设立了以张培刚先生命名的非公募基金会“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基金会*初于1992年通过民间筹资人民币10万元,经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核资批复同意设立。1999年经湖北省民政厅审定合格,准予登记,并颁发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2004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基金会管理条例》,根据有关规定,基金会于该年底再次经过湖北省民政厅审查合格,以“武汉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的名称作为非公募基金会登记注册。基金会由社会团体法人转变为基金会法人,现有资本人民币500多万元,主管单位是湖北省教育厅。  基金会的两项重要公益活动就是设立“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简称张培刚奖) 和举办中国经济发展论坛。 具体包括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奖励科研成果,资助研究及出版,筹集资金,实现增值,开展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基金会的成立对推动我国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和传播,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快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目录
第一部分概论/1 一组织工作简介/2 二评选公告/5 三第八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颁奖典礼暨“双循环新格局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论坛公告/11 四获奖者及获奖作品简介/13 第二部分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颁奖典礼纪要/25 一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颁奖典礼暨“新中国经济七十年与发展经济学发展”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隆重举行/26 二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致辞/28 三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致辞/30 四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宣读颁奖词/33 五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获奖者获奖感言/35 第三部分第八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颁奖典礼纪要/39 一第八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颁奖典礼在华中科技大学隆重举行/40 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致辞/42 三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巴曙松致辞/45 四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宣读颁奖词/48 五第八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获奖者获奖感言/50 六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获奖者获奖感言/58 第四部分“新中国经济七十年与发展经济学发展” 论坛学术报告/63 一中国工业化的几点启示姚洋/64 二百年目标视域下的新中国工业化进程黄群慧/68 三中国城镇化的新特征与房地产市场的新趋势巴曙松/75 四以城市群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沈坤荣/80 五农业国工业化的理论反思与发展再探张建华/85 六结构转型与中国经济发展陈斌开/90 七信息时代下的信息经济学李三希/97 八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特色?郭熙保/104 九新中国七十年的发展成就与启示邹德文/108 十为什么三农问题还是问题?卢现祥/113 十一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规则困境与出路魏龙/117 十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宋德勇/122 十三科技变革中的金融创新与监管龚强/126 第五部分“双循环新格局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 论坛学术报告/130 一畅通国内大循环 构建新发展格局黄群慧/131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 赵凌云/137 三后疫情时期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陈诗一/142 四高质量发展与金融体系建设宋敏/147 五全球收入差距演变及其政策影响巴曙松/152 六双循环格局下中国经济展望李佐军/155 七中国经济双循环的引擎与阻力徐长生/160 八增长、转型与农业发展罗必良/166 九从国家与革命到国家与发展——中国发展奇迹的解释任保平/174 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宋洪远/179 十一当代西方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郭熙保/183 十二中国引领的开发性金融全球复兴亟需原创性发展融资理论徐佳君/189 十三减税的风险范子英/195 十四激励、平衡与风险分担:中国经济增长的财政动因马光荣/200 十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西北地区的发展问题李忠民/207 十六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其治理困境魏龙/213 十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融合宋德勇/218 十九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孔东民/223 第六部分媒体报道/231 一参与颁奖典礼、论坛的主要新闻媒体单位/232 二关于颁奖典礼、论坛校外媒体报道的汇总/233 附录/237 附录A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评奖条例/238 附录B第八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实施细则/242 附录C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评奖条例/24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