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六合红色珍闻

六合红色珍闻

  • 字数: 268
  • 出版社: 中国文史
  • 作者: 编者:政协南京市六合区委员会|责编:王文运
  • 商品条码: 97875205297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6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六合,为金陵门户、江北重镇,是一片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的红色热土。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之际,六合人民就以响应五四运动、声援五卅运动的形式投入了斗争。全民族抗战时期,新四军在这里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通过一次又一次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敌人。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六合是南京最早全境得到解放的区域,并成为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出发阵地之一。 本书以翔实的档案文献和文史资料为依据,生动讲述了革命年代发生在六合区域内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和波澜画卷,展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革命奋斗牺牲的崇高精神。\\\\\\\\\\\\\\\\\\\\\\\\\\\\\\\\\\\\\\\\\\\\\\\\\\\\\\\\\\\\\\\"
目录
序 第一部分 火种初燃 一、1919年:六合人民响应五四运动 (一)历史背景 (二)新闻报道《六合教育界之表示》记载的重要史实 (三)其他历史文献之中对六合人民响应五四运动的记载 二、1925年:声援五卅运动 (一)历史背景 (二)六合各界决心参与斗争 (三)五卅怒潮中的六合 三、1926年:三一八烈士周正铭 (一)历史背景 (二)周正铭所参加的三一八爱国运动 (三)血染的三月十八日 (四)史料文献里复现的周正铭部分生平细节 (五)史料文献之中确认的光荣事迹 (六)永远的怀念 四、1927-1929年:六合早期党组织活动 (一)六合独立支部 (二)扬州特委在六合建立党组织的努力 (三)葛塘集党支部 五、1930年:雨花英烈姚爱兰 (一)入读晓庄 (二)光荣入团 (三)英勇牺牲 第二部分 抗日洪流 一、1939年:新四军初进六合的前前后后 (一)六合沦陷深重灾难 (二)新四军东进抗日来到六合 (三)六合的抗战局面焕然一新 二、1941年:金牛山战斗与歌曲《金牛山上打胜仗》 (一)新四军第2师成立后的第一次大仗 (二)梅花桩战术的首次成功运用 (三)歌声励后人 三、1943年:一举改变六合抗日斗争形势的桂子山战斗 (一)桂子山战斗重创的日军部队背景 (二)激战以一次遭遇战而开始 (三)以勇敢顽强压制敌人 (四)打退敌人的反扑15l (五)改变六合抗战局势的胜利 四、1944年:歼伪军一个营的羊山头伏击战 五、1945年6月:东沟攻坚的“金刚钻” (一)“金刚钻团”的部队背景 (二)抗战期间我军多次攻打东沟 (三)突破敌人堡垒的“金刚钻” 六、1945年8月:六合成为兵临南京的前进阵地 (一)胜利即将来临 (二)侵华日军记载新四军兵临南京城下 (三)我方对胜利时兵临南京城下的记录 第三部分 迎接解放 一、1946年:首挫敌“御林军”第74军 (一)历史背景 (二)敌第74军侵入六合 (三)程桥战斗击退第74军 (四)我军在六合沿江打击整编74师 二、1948年3月:我军主力部队曾重返六合 (一)历史背景 (二)第34旅一度重返六合 (三)六合军民继续斗争 三、1949年初:解放军第34军进驻六合 (一)六合县城的解放 (二)三支英雄部队合编而成的解放军第34军 (三)第34军进驻六合的历史背景 四、1949年春:六合人民支援渡江 (一)珍贵文献引出了“六合支前司令部”史实 (二)部分资料的记述 (三)六合沿江的军民鱼水情 五、1949年4月11日:六合大河口战斗史实首次被还原 (一)战斗的背景和发起日期 (二)我军参战老兵的回忆 (三)大河口战斗歼敌情况 六、1949年4月20日:划子口战斗给六合革命战斗史册画上句号 (一)作战背景 (二)战斗在4月21日打响 七、1949年4月23日:第一支进入南京城的解放军部队 (一)《前线记者报道南京解放经过》留下的重要细节 (二)第34军侦察部队首先进人南京 (三)人城时有重要战果 八、1949年夏秋之交:从六合驻扎和渡江的34军成为南京警备部队 (一)第34军一部从六合渡江 (二)我军从六合渡江后解放南京东郊 (三)第34军成为南京警备部队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