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德不在辫--辜鸿铭伦理思想研究(精)/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

在德不在辫--辜鸿铭伦理思想研究(精)/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

  • 字数: 162
  • 出版社: 光明日报
  • 作者: 吴争春|责编:李壬杰
  • 商品条码: 97875194585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1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遵循历史与逻辑相 结合的方法,采取总-分-总 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 辜鸿铭所处的时代背景、 个人经历及思想渊源,解 读辜鸿铭思想形成的时代 背景与个人境遇的关系, 尝试解读辜鸿铭之所以“怪” 的原因。其次,通过对辜 鸿铭文明观的归纳与分析 ,从总体上阐述辜鸿铭伦 理思想的理论前提。再次 ,分别从现代性批判、政 治伦理观、女性伦理观、 儒家道德文明观四个专题 论述辜鸿铭伦理思想的具 体内容。最后,在以上各 章的基础上,分析总结辜 鸿铭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 、理论局限及其思想对当 代的启示,以揭示辜鸿铭 伦理思想的性质、局限及 其历史与现实价值。
作者简介
吴争春,1974年生,湖南平江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教师。先后就学于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伦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近现代史。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项,厅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1项,湖南省教改课题1项。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动态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内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个人与时代的双重困境 第一节 辜鸿铭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近代西方文明的变迁及困境 二、儒家文明遭遇的挑战 第二节 辜鸿铭独特的人生经历 一、辜鸿铭人生遭遇的认同困境 二、身份认同困境与文化价值选择 第三节 辜鸿铭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西学渊源:文化浪漫主义与政治保守主义 二、中学渊源:儒学 第二章 辜鸿铭的道德文明观 第一节 论文明与道德 一、论“物质力”与“道德力” 二、“人的类型”是估价文明价值高低的标准 三、文明的真正内涵是“道德标准” 第二节 论中西文明之异同 一、论儒家文明与西方文明之关系 二、论中西道德文明之区别 三、论西方文明之“不足法” 第三章 辜鸿铭对西方文明的伦理批判 第一节 基督教伦理批判 一、论基督教伦理的缺陷:“非理性和不实际” 二、基督教会批判:基督教会已变成“纯粹的装饰物” 三、传教士伪善行为批判 第二节 现代军事伦理批判 一、“真正的武力并不是不道德的” 二、现代军人已成为无道德责任的“自动机器” 第三节 现代新闻业职业伦理批判 一、“现代报纸是多么地不道德” 二、新闻业商业化倾向批判 三、新闻界已变成民主社会的“教会” 第四节 现代教育伦理批判 一、“不完善的半教育”——人格教育缺失反思 二、“爱国主义的宗教”——道德教育工具化批判 三、“大人之学”——教育应以探寻人生之道为宗旨 第五节 道德相对主义批判 一、揭示现代社会的道德相对主义 二、寻找达成普遍伦理的途径 第四章 辜鸿铭的儒家道德文明观 第一节 论儒学的宗教性 一、“安全感”与“永恒感”:论儒学被信仰的心理原因 二、“人之真性”:论儒学被信仰的人性原因 三、道德感染力:论儒学被信仰的情感原因 四、“内心的上帝”:论儒学被信仰的道德原因 五、“良民宗教”:论儒学被信仰的社会原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