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粤派传媒评论(粤派批评丛书?名家文丛)

粤派传媒评论(粤派批评丛书?名家文丛)

  • 字数: 208
  • 出版社: 广东人民
  • 作者: 陈桥生
  • 商品条码: 97872181484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粤派传媒批评》是“粤派评论丛书”之一种,是一部真实记录60年来广东媒体介入当代文学批评、推动当代粤派文艺引领全国潮流辉煌历程的厚重之作。全书约30万字,分为13章,以标志性文艺批评事件的来龙去脉为核心,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讲述当代粤派传媒批评从诞生到蓬勃发展的历程,向世人展示了当代粤派批评的流金岁月。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粤派传媒与文化的良性互动,梳理粤派传媒批评的文脉传承,从而总结其独特内涵和深厚底蕴。从刘逸生、秦牧到萧殷,从小说《金沙洲》到流行音乐、岭南画派、打工文学,再到“粤派批评”大讨论等,鉴往知来,为打造新时代岭南文艺评论高地提供别具只眼的观照和有益的镜鉴。
作者简介
陈桥生,1971年生,江西遂川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粤派批评?陈桥生工作室”负责人。现供职于羊城晚报社。出版有《唐前岭南文明的进程》《刘宋诗歌研究》《小窗幽记评注》等专著,获广东新闻最高奖“金梭奖”等奖项。
目录
前 言/1 第一章 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以《唐诗小札》为例 第一节 对诗词欣赏中突出问题的回应 第二节 新形式的尝试 第三节 《唐诗小札》的成功秘诀 第四节 《宋词小札》得风气之先 第二章 寓艺术理论于闲话趣谈之中:以秦牧《艺海拾贝》为例 第一节 用散文体写就的文艺随笔集 第二节 典型的媒体话语 第三节 趣味的文艺理论 第四节 对艺术技巧的倡导 第三章 典型、批评方法及其他:关于小说《金沙洲》的交锋 第一节 在浓烈的火药味中展开 第二节 走上歧路的批评方法 第三节 典型问题成为讨论的中心 第四节 最好的不等于唯一的 第五节 不要把复杂的生活标签化 第六节 作者必须及时以作品参加战斗 第七节 典型形象——熟悉的陌生人 第八节 “用生命之光,为后来者照亮通向文学之路” 第四章 流行音乐与媒体的共生共荣 第一节 音乐茶座里的风波 第二节 对原创音乐的自觉追求 第三节 新媒体春风中的合奏 第五章 “裸女”的突围与超越:关于唐大禧雕塑《猛士》的争议 第一节 英雄而“裸”骤起风波 第二节 女教授放弃了反驳 第三节 裸,还是不裸? 第四节 裸体艺术:从禁忌到辉煌 第六章 一场诗歌界的思想解放:关于朦胧诗的论争 第一节 咬破朦胧诗的小孔 第二节 在新的崛起面前 第三节 “你忘记了,别人也会记得” 第七章 打工文学如何长大成人:致敬那些曾经存在的打工刊物 第一节 “打工文学的一朵报春花” 第二节 平庸不可怕,就怕批评跟着平庸 第三节 一种文学的存在 第四节 从众声喧哗到理性沉淀 第八章 文学需要批评:有感于“广东文学无批评”的讨论 第一节 回到文学批评本身 第二节 虚假的辉煌或孱弱的现实? 第三节 无批评或无作品? 第九章 从文艺的现场出发:有感于一首诗所引发的讨论 第一节 研讨会不欢而散 第二节 零度写作与类型化写作 第三节 有效的写作或过度的阐释 第四节 从论争状态到创作状态 第十章 岭南画派该画句号还是分号? 第一节 “岭南画派”概念浮出水面 第二节 岭南画派的终结与超越 第三节 “后岭南”的破与立 第四节 我思故我在 第十一章 旁观的介入者:关于“文化大家重估”系列报道的反思 第一节 高估与低估 第二节 云端里看人间 第三节 “去魅”与“去昧” 第十二章 将“粤派批评”的名字写进新时期文学史:记“粤派 批评”大讨论始末 第一节 凝聚共识吹响集结号 第二节 超越岭南向全国发声 第三节 构建岭南的批评话语 第四节 在地域上的外延 第五节 在领域上的拓展 第六节 一套文丛梳理百年文脉 第七节 一个工作室直面新时代 第八节 “粤派批评”,在路上 第十三章 在文学之巅坚守媒体批评的独立:以“花地文学榜”为例 第一节 评奖是坚守文学的一种方式 第二节 “花地”,请继续美丽下去! 第三节 新闻化、人文化、活动化的突围之路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