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 字数: 372
  • 出版社: 中国经济
  • 作者: 宣烨//余泳泽|责编:严莉
  • 商品条码: 97875136617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3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宣烨教授和余泳泽教授撰写的《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一书,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典型事实与主要困境出发,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供给条件和需求动力两个维度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和路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全书分为“典型事实与主要困境”“供给条件与发展能力”“需求条件与发展动力”“战略谋划与推进路径”四篇,向读者全面地展现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面临问题、发展能力、发展动力、发展战略及路径等丰富内容。
作者简介
宣烨,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江苏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院长,江苏现代服务业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江苏产业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从事服务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理论与政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社科基金8项、教育部基金1项,教育厅重点项目2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超过70篇,承担来自国内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委托课题超过80项。余泳泽,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经济。先后入选教育部学术新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南开大学十大杰出青年(南开十杰)等荣誉和称号。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自科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等10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China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conomic Modelling和《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现实背景 第二节文献综述 第三节研究意义 第四节主要创新点 第一篇典型事实与主要困境 第一章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分析 第一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总体分析 第二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国内比较 第四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二章经济高速增长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并存之谜 第一节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制度基础与隐忧 第二节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第三节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逻辑 第二篇供给条件与发展能力 第三章高铁经济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第一节高铁经济与中国产业发展现实 第二节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理论机制 第三节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分析 第四章政府行为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第一节政府行为、中国式分权与生产性服务业要素供给 第二节政府行为、要素错配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 第五章偏向性开放政策与生产性服务业滞后之谜 第一节偏向性开放政策与生产性服务业滞后的现实 第二节偏向性开放政策与生产性服务业滞后之谜:理论机制 第三节偏向性开放政策与生产性服务业滞后之谜:经验分析 第三篇需求条件与发展动力 第六章两业融合背景下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第一节两业融合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 第二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理论机制 第三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经验分析 第七章制造强国建设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第一节生产性服务业引领制造业发展的理论逻辑 第二节生产性服务业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经验证据 第三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对制造业引领受阻 第四节生产性服务业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主要方式 第八章开放视角下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第一节中国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现实 第二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理论机制 第三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国际经验 第四篇战略谋划与推进路径 第九章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 第一节培育新兴行业和业态,增加有效供给 第二节汇聚中高端要素,提高供给质量 第三节完善基础设施,促进行业集聚集约 第四节增强供给适应性,提升供给能力 第十章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 第一节由“大而全”向层级分工转变:优化区域分工 第二节由传统要素驱动向新兴要素驱动转变:转换发展动能 第三节由中低端向高端攀升转变:升级价值链 第四节由“相对分离”向“两业”融合转变:深化跨界融合 第五节由需求依赖向发展引领转变:创新供给模式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