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框架:中国经济、政策路径与金融市场

框架:中国经济、政策路径与金融市场

  • 字数: 403
  • 出版社: 中信
  • 作者: 高瑞东|责编:程璞玉//丁媛媛
  • 商品条码: 97875217456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7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凭借对数据和政策的长期跟踪分析、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度理解,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宏观经济可预测”。基于丰富的理论、政策、数据、实证和实践积累,高瑞东博士在本书中从宏观研判、政策分析、产业变迁、大国博弈与未来趋势5个角度,构建了12个严谨有效的宏观分析框架,并详述了框架的逻辑推演、关键变量、联动关系、预测模型等。 宏观篇,回顾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探寻中国宏观调控从逆周期到跨周期的演进路径。 政策篇,包含财政、货币以及利率三个分析框架。 实体篇,涵盖投入产出表、通胀分析框架。 中美篇,站在大国博弈视角解读美国经济与中美关系。 未来篇,集中分析人口、共同富裕以及低碳转型。 本书有助于经济研究者、公共部门、金融机构和各类企业解读高频宏观数据,把握中期政策脉络,抓住长期发展机遇。
作者简介
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 高瑞东博士长期跟踪研究全球宏观经济和中美政经形势,不仅具备丰富的海外国际组织工作经历,而且具备高校学术研究、国家部委公共政策和外交实战经验。先后任职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部、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曾参与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中美元首公报磋商。 高瑞东博士是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金融时报》和《中国证券报》等媒体的特邀评论员,曾荣获“2021年上海青年金才”称号、国际权威金融杂志《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中国大陆最佳宏观团队第二名。
目录
推荐序一 应大国气象,立研究本心 推荐序二 立足中国实践,读懂宏观经济 自序 经济学之旅有感 宏观篇 第一章 宏观调控框架:从逆周期调控到跨周期调节 一、潜在经济增速出现拐点,带来宏观调控分水岭 二、潜在经济增速下滑阶段,跨周期与逆周期有机结合 第二章 经济预测框架:通过支出法和生产法核算GDP 一、GDP数据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二、如何通过支出法预测GDP增速? 三、生产法视角下,如何建立GDP预测体系? 政策篇 第三章 财政分析框架:从国家账本读懂中国经济 一、详解财政“四本账” 二、如何构建广义财政支出指标? 三、新发展模式下,土地财政何去何从? 四、财政政策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四章 货币分析框架:政策路径的观测与预判 一、宏观与市场研究为什么要讨论货币政策? 二、决策者视角下货币政策的权衡取舍 三、投资者视角下货币政策的观测与预判 四、货币信用周期视角下的宏观流动性 五、我国的汇率体系与汇率分析 第五章 利率分析框架:连接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 一、利率如何连接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 二、利率市场化与利率体系演进 三、利率走势的观测与分析 实体篇 第六章 投入产出表框架:产业联结与产业链变迁 一、走近投入产出表 二、如何构建产业链全景图? 三、把握产业链变迁 第七章 通胀分析框架:全方位拆解中国通胀指标 一、中国通胀体系的宏微观视角 二、CPI的全方位拆解 三、PPI的全方位拆解 四、客观看待PPI向CPI的传导? 中美篇 第八章 美国经济研究框架:维持霸权与全球外溢 一、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 二、美国的利率体系 三、解密美国货币市场 四、美国财政和税收体制 第九章 中美关系分析框架:大国博弈与全局推演 一、中美关系进入百年大拐点 二、如何看懂美国政治版图? 三、中美关系展望:小周期、“小院高墙”和“排华供应链” 四、美国霸权的核心——美元霸权 未来篇 第十章 人口分析框架:全球共振与中国人口红利 一、中国:人口总拐点即将到来,出生下滑趋势难以逆转 二、二战后的全球人口共振和中国的相对红利 三、中美人口力量对比:美国人口红利、美版共同富裕 第十一章 共同富裕框架:全球背景与实现路径 一、为何在这个时点强调共同富裕? 二、为什么制造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三、要素改革如何推动共同富裕? 四、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共同富裕? 第十二章 全球能源革命:一场政治与经济博弈 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中美欧三方如何博弈? 二、新能源革命下,全球未来利益争夺点在哪里? 三、低碳转型是我国经济稳增长的重要调节变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