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研究

  • 字数: 36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瞿晓琳
  • 商品条码: 978701016937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6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瞿晓琳著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为线索,紧扣“ 民生建设”主线,分阶段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 产党关于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的基本主张、方针政策以 及以此为据展开的民生建设实践,在此基础上全面总 结其经验启示,并就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的未来走向提 出了初步思考。本书论从史出,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 较、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构成了“历史”与“现实” 、“理论”和“实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逻辑整 体,反映出党在领导民族地区民生建设中指导思想的 顶层设计和具体措施稳步推进的统一。
作者简介
瞿晓琳,1983年生,湖北洪湖人,法学博士,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湖北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6项课题,并参与多项课题的研究。在《当代中国史研究》《武汉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已出版专著1部,参著3部,曾获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华东六省一市党史报刊评审委员会优秀论文奖等奖励。2016年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的基本依据 一、核心概念的厘定与解释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的理论依据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的历史依据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的现实依据 第二章 民族地区民生建设开局良好(1949—1956年)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认识和判断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的主要实践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的特点和社会影响 第三章 民族地区民生建设在曲折中前进(1957—1976年) 一、民族地区民生建设正确出路的初步探索 二、遭遇“文化大革命”动乱,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经历一场磨难 第四章 民族地区民生建设重新起步(1977—1989年) 一、采取多项措施,着力恢复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的正常秩序 二、实现民族地区工作重心的转移,探索民生改善新途径 三、启动民族地区改革开放,激发民生建设新活力 四、在民族地区实施多项民生建设新举措 第五章 民族地区民生建设初见成效(1990—2002年) 一、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的国际国内背景 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民族地区民生改善新动力 三、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民生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四、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施行民族地区民生改善新战略 五、加强民族法制建设,为民族地区民生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六、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力促民族地区社会稳定 七、强调民生的目的性价值,初显民族地区民生建设新成果 第六章 民族地区民生建设高歌猛进(2003—2012年) 一、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的时代环境透视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夯实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 三、加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态权益 五、处理民族地区重大突发事件,彰显民生隋怀 六、努力建设全面小康,取得民族地区民生建设新成效 第七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的社会作用和基本经验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的社会作用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第八章 当前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的若干思考 一、民族地区民生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二、民族地区民生建设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三、民族地区民生持续改善的制约因素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民族地区民生持续改善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