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陈晓明文集:无边的挑战

陈晓明文集:无边的挑战

  • 字数: 576
  • 出版社: 广东人民
  • 作者: 陈晓明|责编:肖风华//李力夫//肖方//马妮璐
  • 商品条码: 978721815806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51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现代性的角度切入中国先锋文学乃 至新时期文学,从理论源头和创作实践上对中国当 代文学的发展做了独到的梳理。本书是国内较早系 统分析当代先锋派文学的著作,探讨了如今在中国 当代文学中几乎成为常识的后现代性问题,是当代 文学研究领域引用率较高的著作之一。多年来,它 的敏感与精辟,锐气与生动,始终引起当代文学研 究者的注意。书中还对90年代初的文学现象进行概 括和阐释,试图揭示那个时期文学发生的深刻变异 。在我们通常的表述中,90年代初是中国文学和文 化转型的时期,本书尝试进入复杂的历史语境,试 图从中找到一条路径,为90年代初的文学与文化的 变异提示一份历史草图。
作者简介
陈晓明,男,1959年2月生,福建人。早年有过知青经历,后上大学(1977级),后读研究生,其间从事过教学和研究工作。198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留院工作多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等。著有《表意的焦虑》等10多部著作,发表论文评论200多篇,200多万字;并在欧美学术刊物Boundary2等发表英文论文多篇。主编编选丛书文丛多种。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文学评论家奖项。1995年至1998年先后在英国、荷兰、德国等地的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做研究和访问讲学。1992年入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纂的《世界名人录》等辞典。
目录
第一辑 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 导言·历史转型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多元的时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其理论规约 趋同与变异:中国产生后现代主义的前提条件 勉强的记忆:“文革后”的历史叙事或先锋派的文化规定性 上篇 叙事革命:话语与风格 第一章·冒险的迁徙:先锋小说的叙事转换 终极性失落:消解深度模式 文学的萎缩:创作向写作退化 裸露的事实:叙述向故事转化 广阔的瞬间:故事向感觉敞开 暂时的平面:感觉向语言还原 第二章·临界叙述:先锋小说的语言经验 临界感觉的发生与语言的内在机制 临界感觉与叙述的双向循环 临界感觉与叙述情境 临界状态与世界的无边存在 第三章·多形的话语:先锋小说的叙事变奏 开放的时间:叙述与故事的二元协奏 开放的感觉:现实与幻觉的双向转换 开放的文本:互为文本的多重变奏 第四章·空缺与重复:先锋小说的叙事策略 不在之在:故事中的空缺 在空缺的边界:作为补充的描写情境 重复:存在的迷失 空缺的哲学与文化阐释 第五章·过剩与匮乏:先锋小说的抒情风格 抒情风格的两种规定:历史意识与话语意识 语言的过剩:抒情性句式 错位的情境:无望的抒情或反讽意味 匮乏与补充:语言的乌托邦 中篇 精神变异:寓言与逃逸 第六章·破裂与见证:新情感的变迁或危机 新情感的蔓延:一个伸展的主题 浮出海面:生活破裂的见证 “非升华”:“幸福承诺”的破灭 第七章·超越与认同:后现代主义意识 冷漠的叙述:苦难意识的残酷化 错位的游戏:孤独感的娱乐化 反抗与认同:荒诞感的诗性化 虚假的深度:神秘感的轻化 第八章·暴力与游戏:无主体的话语 语言的暴力:叙事的能指化 多重文本:追寻话语之流 主体的失落:后现代的话语特征 第九章·穿过时间的迷津:在历史之外叙述 历史之外的迷津:叙述时间的绝对性 对家园的逃亡:没有终结的生存论游戏 假想的皈依:回到现实之中的精神祈祷 第十章·幻想与逃亡:永无归期的自我流放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