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傀儡戏史(古代近现代卷)(精)

中国傀儡戏史(古代近现代卷)(精)

  • 字数: 700
  • 出版社: 中国戏剧
  • 作者: 叶明生
  • 商品条码: 97871040443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33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3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傀儡戏史》为三卷史述式结构,包括古代 、近现代史卷,当代发展史卷和文化艺术史卷。本书 为《中国傀儡戏史》首卷——《中国傀儡戏史(古代 近现代卷)(精)》,由叶明生著。书中除了“绪论” 之外,共分七章。 第一章“先秦汉晋傀儡”,叙述傀儡戏产生的渊 源,从先秦到汉代陪葬明器的俑偶到娱人歌舞偶人形 式的演变,汉代嘉礼“丧家乐”到魏晋傀儡产生的歌 舞“郭秃”的滥觞,南北朝机关傀儡或水傀儡的产生 ,体现中国傀儡逐级衍变与进展。 第二章“隋唐五代傀儡”,主要讨论隋唐傀儡的 特征。此阶段之水傀儡、机关傀儡与提线傀儡得到长 足发展,而被纳入政府教坊管理。提线傀儡出现了弄 郭秃、弄老人、弄鲍老、弄黄胖儿等剧目,于教坊中 列俳儿之首。 第三章“宋元傀儡戏”,受宋杂剧、南戏兴起影 响,提线、杖头傀儡呈戏曲化发展,呈现固定音乐、 剧目、表演等机制,水傀儡、机关傀儡、药发傀儡趋 向精进化,并出现肉傀儡、快乐三郎(铁枝傀儡)等新 品种。还出现不少著名艺人,“傀儡社会”组织。傀 儡表演技艺精湛、演出题材扩至烟粉、灵怪、铁骑、 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等。这一时期的傀儡演 出并非简短歌舞或即兴戏弄,而是有文本,这“文本 ”即是文人墨客编撰的“话本”。 第四章“明代傀儡戏”,明代时中国戏曲高度成 熟,除了非演员作戏剧化表演的水傀儡、药发傀儡、 机关傀儡外,大多傀儡戏种类多呈戏曲化,行当、唱 腔及部分剧目接近明传奇。因明代神话小说流行,引 发提线和杖头傀儡戏宗教题材剧的产生。杖头傀儡与 掌中傀儡更多与社火游艺结合,保持乡土曲调和说唱 表演,并在民间社会广泛流行。 第五章“清代傀儡戏”,傀儡戏进入全盛期,由 于宫廷喜好杖头傀儡戏,其傀儡规制得到完善,成为 上层社会青睐的大台宫戏。民间除提线傀儡戏仍保持 发展外,潜藏民间的掌中戏也流行南北。但清末由于 朝政腐败,内患外侵,傀儡戏难以生存,衰亡迹象严 重。 第六章“民国傀儡戏(上)”,依据文献搜寻与田 野调查所得到的当时全国傀儡戏的分布、傀儡戏形态 、班社情况,详述民俗仪式活动中的傀儡戏形态,探 究其历史传承性。 第七章“民国傀儡戏(下)”,城市傀儡戏因受新 文化运动影响发生变化:其一,在西方戏剧改良中国 戏剧的大背景下,部分城市的傀儡戏也被卷入其中, 产生一批改良措施,出现一些新景象:其二,产生一 批傀儡戏演出社团和一批新剧目和新演出形式,并出 现了一批作家群体。与此同时,傀儡戏历史源流探索 与理论研究也同时兴起,由于文献和治学方法的局限 ,在傀儡戏研究中的源流史观混乱,产生一些不成熟 的文论。但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中国傀儡戏 史与理论研究的奠基之作,产生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研 究成果,为中国傀儡戏史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简介
叶明生,福建省寿宁县人,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兼职博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国际木偶联合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
目录
序/郭汉城 自序 绪论 第一节 傀儡、傀儡戏概念的界定 一 傀儡与傀儡戏概念区分 二 未列入本书讨论的偶类 第二节 、傀儡起源相关问题讨论 一 偃师木人来自佛经辨伪 二 “陈平造傀儡”悬案解 三 中国傀儡外来说辨讹 第三节 、视点、方法与研究架构 一 当代傀儡戏研究的视点 二 文献史料的蒐集与校勘 三 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 四 本书研究范围与结构 第一章 先秦汉晋傀儡 第一节 傀儡起源于俑偶 一 人类嬉偶的原始思维 二 人类祭偶的信仰行为 三 娱人护灵俑偶的成形 四 方相氏的职能转换 第二节 汉百戏杂陈的文化背景 一 汉宫中的歌舞风习 二 巫风道气的总会仙倡 三 角抵奇戏的兴行 四 百戏丛中的舞偶人 第三节 汉魏丧家乐之傀儡 一 宾婚嘉会作魁儡 二 伎乐中的魃头与“苏” 三 傀儡与驱凶禳灾 四 “郭秃”开傀儡先河 第四节 从木人到傀儡 一 水傀儡的诞生 二 机关木人的滥觞 三 幻术中的”掌中人” 第二章 隋唐五代傀儡戏 第一节 隋唐间水与火的傀儡 一 水傀儡技达顶峰 二 药发傀儡之初兴 第二节 盛唐中的傀儡文化 一 傀儡的社会地位 二 傀儡与散乐关系 三 教坊中的傀儡子 …… 第三章 宋元傀儡戏 第四章 明代傀儡戏 第五章 清代傀儡戏 第六章 民国傀儡戏(上) 第七章 民国傀儡戏(下) 附录Ⅰ:引用文献 附录Ⅱ:图片目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