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慈善基金会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1900—1940)

慈善基金会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1900—1940)

  • 字数: 313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孙贵平|责编:蔡帆
  • 商品条码: 97873082329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9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世纪上半叶是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的关键时 期,现代慈善基金会在这一时期大举资助研究型大 学,力促其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顶尖大学。探查美 国研究型大学创建过程中慈善基金会对研究型大学 的支持历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书全面探讨了 20世纪上半叶美国社会捐赠与研究型大学的诞生及 发展、慈善基金会资助体系的建立、慈善基金与大 学科学研究的开展、基金会资助由量转质与研究型 大学崛起等问题,揭示了慈善基金会在20世纪上半 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历程中扮演的角色与地位 。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基金会 二、研究型大学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有关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 二、有关大学经费来源与基金会的研究 三、有关基金会支持美国高等教育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构想:以基金会资助演进为主线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初步结合:社会捐赠与研究型大学的诞生与发展(1900年之前) 第一节 早期社会捐赠支持高等教育的背景 一、承袭欧洲慈善传统 二、美国高等教育慈善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早期社会捐赠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支持 一、社会捐赠初步建立美洲高等教育系统 二、哈佛大学的创建与发展 第三节 社会捐赠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诞生 一、社会捐赠确保早期高等教育生存和延续 二、大学与社会互动:立志成为研究型大学 小结 社会捐赠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初步结合 第二章 紧密关联:基金会资助体系的建立(1901—1920) 第一节 基金会建立资助体系的背景概述 一、宗教慈善转向基金会理性捐赠 二、政教分离下公民社会的形成 三、镀金时代与进步主义运动 四、现代慈善基金会的崇高理想 第二节 “第一代基金会”:磨合中前行的卡内基华盛顿研究所 一、研究所的人员更迭与伍德沃德的资助创举 二、卡内基华盛顿研究所与哈佛大学化学系 第三节 基金会资助体系的构建 一、洛克菲勒基金会“科学资助”的路线之争 二、卡内基纽约基金会专业资助团队的建立 小结 探索中前行的基金会慈善事业 第三章 渐至佳境:基金会与大学科学知识的增进(1921—1928) 第一节 基金会提升大学办学质量的努力 一、高等教育本扩张后遗症:培养质量下降 二、基金会:试图规范美国高等教育 第二节 “第二代基金会”:专业化大规模资助 一、“研究服务于研究”:罗斯的资助理念 二、“精英化”资助策略:研究型大学与基金会的博弈 三、基于崇高理想还是自身利益:基金会资助社会科学 四、基于前期调查:拉姆尔发起的一流社会科学研究 第三节 基金会资助下的一流学科建设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