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门孔

门孔

  • 字数: 265
  • 出版社: 湖南文艺
  • 作者: 余秋雨
  • 商品条码: 97875404823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3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年来,网上阅读最轰动的篇目,是余秋雨先生 缅怀谢晋导演的《门孔》。很多艺术家、企业家纷纷 表示,这是他们平生读过的最感动的文章。由这篇文 章开始,广大读者纷纷寻找余先生缅怀其他文化逝者 的文章,于是发现了他笔下的巴金、黄佐临、章培恒 、陆谷孙、张可、王元化等。同时,也读到了他描述 海峡对岸至今健在的文化友人星云大师、白先勇、林 怀民、余光中的一系列篇章。 这些文章,被余秋雨先生通称为“记忆文学”, 是他的名著《中国文脉》在现代的悲壮延续。这种延 续,由于与作者的切身感受有关,与共同经历的民族 劫难有关,因而比古代文脉更具有强烈的情感效应。 余先生自己说,他在写作这些文章时,经常一次次搁 笔哽咽。 《门孔》以《单程孤舟》的篇名为书名,汇集了 余先生至今所写的全部单篇记忆文学。为了不使记忆 的主角缺席,本书还收集了余先生一些重要的自叙篇 目,其中包括他与妻子马兰的情感历程。
作者简介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早在“文革”灾难时期,针对当时以戏剧为起点的文化极端主义专制,勇敢地建立了《世界戏剧学》的宏大构架。灾难方过,及时出版,至今三十余年仍是这一领域唯一的权威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同时,又以文化人类学的高度完成了全新的《中国戏剧史》,以接受美学的高度完成了国内首部《观众心理学》,并创作了自成体系的《艺术创造学》,皆获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推举为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并出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 二十多年前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所写作品,既大力推动了文物保护,又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体,模仿者众多。 二十世纪末,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作为迄今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现场抵达的人文学者,一路上对当代世界文明做出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他所写的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仅在台湾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家奖、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 近十年来,他凭借着考察和研究的宏大资源,投入对中国文脉、中国美学、中国人格的系统著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杂志等机构一再为他颁奖,表彰他“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自二○○二年起,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联合国中国书会讲授“中华宏观文化史”、“世界坐标下的中国文化”等课题,每次都掀起极大反响。二○○八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陈羽)
目录
编者前言 门孔 佐临遗言 巴金百年 幽幽长者 书架上的他 欠君三拜 “石一歌”事件 祭笔 仰望云门 星云大师 侍母日记 为妈妈致悼词 单程孤舟 余秋雨文化大事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