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第二版)(魅力经典)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第二版)(魅力经典)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本书编写组
  • 商品条码: 9787544423786
  • 版次: 1
  • 页数: 440
  • 出版年份: 2009
  • 印次: 1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第一版于2006年底初版以来,市场反响热烈。两年多来,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和一线读者朋友的亲密交流,作者孙绍振教授对此书进行了修订、增、删。修订本《名作细读》,增加了孙教授解读理论背景的介绍和解读方法的阐释,以及对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的解答,更有利于读者掌握解读文本的基本方法,有助于读者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书中应用的阅读分析方法,就像一种简单好用的工具,方便老师和学生掌握,并推广应用到更大范围的阅读实践中。 本书是2006年版的修订版,2006年版销售状况很好,经2007年重印后,目前已无库存。
作者简介
孙绍振,1936年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心研究员,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学术著作有《新的美学原則在堀起》《文学创作沦》《美的结构》《论变异》《月迷津渡:古典诗歌个案微观分析》《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探险》《演说经典之美》《审美价值结构和情感逻辑》《幽默心理与幽默逻辑》,散文集有《满脸苍蝇》《美女危险论》等共二十余部。2009年,《孙绍振文集》八卷由韩国学术情报出版社出版。
目录
修订前言之一 修订前言之二:答读者问13则 自序 第一章在大自然面前的审美心灵变幻 前言:夏天为什么缺乏诗意经典 春天:九种不同的古典诗情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 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宋祁 鹧鸪天代人赋(陌上柔桑破嫩芽)/辛弃疾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 祝英台近晚春(宝钗分)/辛弃疾 春天:两种不同的现代诗情 春/艾青 初春/王宜振 春天:两种不同的散文美 解读朱自清的《春》‘ 解读林斤澜的《春风》 秋天:六种不同的古典诗情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 一种秋天的当代诗意 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毛泽东 秋天:一种现代散文美——解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两种不同的冬天的美 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毛泽东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毛泽东 对自然美的科学阐释——解读贾祖璋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二章艺术家心灵奥秘的多维透视 前言:刹那心灵颤动的审美价值 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荷塘月色》解读 以《背影》为例谈方法问题 在政治幻想和艺术幻想之间挣扎——解读李白的《下江陵》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解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解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 解读余光中的《当我死时》 寻找精神的“旅店”——读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第三章崇高的三种趣味:情趣、谐趣和智趣 前言:不能拘泥于情趣 解读杨振宁的《邓稼先》 解读《居里夫人和一克镭》 解读《爱因斯坦与原子弹》 解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