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树医生的城市处方

树医生的城市处方

  • 字数: 250
  • 出版社: 北京联合
  • 作者: (意)瓦伦汀娜·伊万契克|责编:杭玫|译者:金佳音
  • 商品条码: 978755965677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0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这本书中,既是幼儿神经精神病学专家又是园艺学 家的瓦伦汀娜·伊万契克博士阐述了在日常生活中,千姿 百态的大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无法割裂的重要联系。最有 代表性的就是城市中的绿化,对许多城市居民而言,那就 是唯一能跟大自然产生的接触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和 统计数据都表明,树木等绿色植物及城市自然元素,能够 为人类带来种种益处——在儿童和成人的认知、情感、人 际关系发展方面,老人及病患等特殊群体的生活质量方面 ,都是如此。与这些生命形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着非常 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在舒适、美好的环 境中获得身心疗愈。
目录
序言   导语 崇尚自然:树木、树林、生命、疗愈 问题的另一面:“理想化”的大自然 当下的矛盾 存疑的关系 “环境性色盲”的一种? 舒适即自然 树 第1章 深度依赖 首要认识 树木与疗愈:人与自然联系古已有之的实验证据 树木、绿色和医院 疗愈花园及花园疗法 题外话:一叶障目 身陷城市:社区生活 “绿色”风景带来的惊喜福利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初步线索 体验大自然:“绿色”润物细无声 欧洲白蜡树的结局 小结 插曲 第2章 消失的岛屿 孩童、大自然和业已消失的天性游戏 第一反应:太糟了 关起来的童年 略作思索 游戏是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 天性游戏和有组织游戏 多些天然,少些设施! 岛屿消失了 这是“自然缺失症”吗? 后果1:抽象而遥远的自然 后果2:身份、自我认知和归属感 后果3:环境性缺陷,基本经验匮乏 城中漫步 第3章 孩子与树 深入根植:伺机破土 树木与孩子的成长 成长如何发生,以及为什么它很重要 案例:运动神经 自然与成长:广泛影响 游戏、情感、互动 “绿色”的成长、更好地成长:智力 完美的促进作用综合体? 树木、学习和校园 强大的内心寓于强健的体魄:树木与儿童健康 逐步侵蚀 案例1:幼儿哮喘与城市中的树木 案例2:儿童肥胖症的奇怪案例 案例3:糖尿病 健康身心:成长的天性与心理 树木等绿色植物和心理问题:有效保护 “超链接”和“没底牌” 空闲太少,压力太多 焦虑、抑郁和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儿童与树木:藕断丝连 城中漫步:盛夏 第4章 空气的现状和 绿色的肺 生态系统功能 有环境关照我呢? 难以协调的都市环境 巴巴爸爸的寓言 流动的空气和“绿肺” 空气的现状 糟糕的机制 孩子和雾霾 “绿肺” 大树底下好乘凉 平静而清澈的水 防水的世界 树木与水 安宁、祥和—有声污染之伤 树木、生物多样性与健康 细菌群落与免疫系统 复杂的协同网络 冲动 第5章 健康漫步 ShinrinYoku 树林作为一味药 是不是安慰剂作用? 体验与实验:证明事实 21世纪的压力 丛林中的科学家:结果 千面的压力 树木与免疫防御 “在松树下,祝君好梦。” —巴尔干地区传统摇篮曲 山毛榉 第6章 树林中的 神经科学 瑜伽、禅修院和科学家 树木与大脑1:苏格兰慢跑 方法及其局限 树木与大脑2:日本漫步 小插曲:为什么是前额叶皮质? 树林中的大脑 自然冥想状态 树木与大脑3:疲劳的精神与令其焕发的环境 精神疲劳 注意力和另一种注意力 让人精神焕发的环境 精神涣散的时代中重焕精神的花园 精神病学家与树木1:ADHD范式 从假设到验证 结论:注意力、儿童,以及树木 精神病学家与树木2:树木与心理健康 城市、乡村和“心理问题”风险 城市中的树木和心理 自然中的心理维度 神经成像与精神病学 返璞归真 塔博尔山橡树 第7章 怎么做到的? 原始人与美景 我们并非生当如此 我们身体里的穴居人 形态偏好 理顺乱了的节拍 微观共生 与生俱来的生命亲近感 树木等绿色植物和一种新的社会差异 审美的权利 尾声 总的数据 演化的问题 普遍异步状态 我们为什么要重视 过去回不去,未来如何做? 作为人类权利的绿色环境 实际点儿,我到底能做些什么? 还有什么? 天 堂   结束语   部分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