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与“中庸”:不同凡响的生存智慧(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研究丛书)

“中”与“中庸”:不同凡响的生存智慧(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研究丛书)

  • 出版社: 外语教研
  • 作者: 李春青
  • 商品条码: 9787521339970
  • 版次: 1
  • 页数: 100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 李春青教授写的“小书”, 主要围绕“中”和“中庸”两 个概念展开。在中国古代 ,从西汉(前206—25) 武帝时代(前140—前87 )直至清代(1644— 1911)的两千多年之中 ,占主导地位的思想系统 是儒家学说;在儒家的思 想系统中,“中”和“中庸” 属于核心范畴,与“仁”“ 义”“礼”“智”“信”“心”“性”“ 诚”“敬”等为数不多的概 念属于同一层级,而且与 这些核心概念存在着十分 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通 过对“中”与“中庸”这两个 概念的基本含义及其历史 演变的分析考察,我们就 可以从一个侧面切入儒家 思想体系的内核之中,从 而对其丰富意涵有比较准 确的把握和阐发。 在这本小书中,我们 将按照时代的历史顺序展 开对这两个概念含义生成 与演变的考察,并在此基 础上阐明它们所体现出的 诸种文化意义以及它们在 儒学概念网络中的核心位 置。
目录
第一章 先秦儒家典籍中“中”与“中庸”之诸义 第一节 孔子对“中”的理解 第二节 孟子和荀子对“中”之含义的新阐发 第三节 《易传》和《中庸》关于“中”与“中庸”的思想 第二章 经学语境下的“中”与“中庸” 第一节 董仲舒、扬雄对“中”之意旨的阐发 第二节 《白虎通义》对“中”“中和”等概念的新解释 第三节 《中论》与《中说》对“中”义之阐发 第三章 程朱理学话语系统中的“中”与“中庸” 第一节 张载宇宙论中“中”与“中庸”的含义 第二节 “二程”心性论中“中”与“中庸”的位置 第三节 朱熹“体用论”框架中的“中”与“中庸” 第四章 心学话语系统的“中”与“中庸” 第一节 从陈献章到王阳明 第二节 何心隐之《论中》 第五章 “中”与“中庸”的文化逻辑与现代意义 第一节 “合外内之道”的根据 第二节 “中”与儒家士人心态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