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彼岸:1881-1920年俄国犹太人移居美国研究

彼岸:1881-1920年俄国犹太人移居美国研究

  • 字数: 25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王耀明|责编:郑秀艳
  • 商品条码: 97875426780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帝俄晚期,改革与革命交织,社会矛盾尖锐, 暴力反犹活动周期性爆发,俄国犹太人被迫走上流 散他国的道路,从而形成了颇为壮观的移民潮,其 主流涌向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这一波移民潮始于 1881年,止于1920年,前后涌动近40年的时间,期 间约有175万俄国犹太人(占俄国犹太总人口35%) 成功移居美国,使美国一举成为世界上犹太人口最 多的国家之一。 本书在占有、梳理、分析大量资料和文本的基 础上,探讨并回答了“四大问题”:一是俄国犹太 人缘何选择美国作为新归宿;二是美国移民政策是 如何回应俄国犹太移民潮的;三是俄国犹太移民是 如何适应美国社会与经济生活的;四是俄国犹太移 民潮对整个犹太民族未来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总之,移民史不仅研究人为什么行走、 往哪个方向行走、最终停留在哪里,而且也研究人 行走的意义。它以丰富的面向,展示人与时空的联 系;又以一种人文关怀,传递历史的余温。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本书的主要内容、观点 第一章 1881—1920年俄国反犹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一、俄国“栅栏区”犹太人的处境 (一) 俄国成为世界上犹太人口最多的国家: 原因与过程 (二) “栅栏区”的设置 (三) “栅栏区”犹太人的权利状况 (四) 亚历山大三世与反犹主义立法 二、1881—1920年俄国集体暴力反犹事件 (一) 1881—1882年与1891—1892年的暴力反犹活动 (二) 1903—1906年的暴力反犹活动 (三) 1917—1920年的暴力反犹活动 (四) 1881—1920年俄国暴力反犹活动的后果 小结 第二章 1881—1920年俄国犹太人向美国移民 一、美国作为跨国移民目的地的比较优势 (一) 移民理论: 推拉理论与跨国移民系统理论 (二) 以“跨国/跨社群移民系统理论”分析俄国犹太人移民美国的原因 二、俄国犹太移民潮抵达之前的美国犹太社会 (一) 德裔犹太人主导美国犹太社会 (二) 犹太教改革派信仰 三、美国犹太组织对俄国犹太人移民活动的协助 (一) 欧洲犹太组织主张向美国疏散俄国犹太难民 (二) 1881—1882年美国犹太慈善机构对俄国犹太移民的救助活动 (三) 1882年后美国犹太组织在俄国犹太人移民活动中的作用 小结 第三章 美国官方对俄国犹太移民潮的反应 一、美国国内反犹太移民情绪的出现 (一) 俄国犹太移民问题持续发酵 (二) 美国犹太社会组织克服《1891年移民法案》设置的障碍 (三) 反俄国犹太移民强硬派人物与《1893年移民法案》 (四) 1893年之后美国犹太社会管理者努力克服分歧 二、读写测试: 限制俄国犹太移民的另一手段 (一) 读写测试方案的缘起 (二) 围绕读写测试方案的争论 (三) 告别自由移民政策: 读写测试方案被数次否决后最终通过 三、“可能成为政府救济者”条款与移民活动 (一) “可能成为政府救济者”条款引发争议 (二) “可能成为政府救济者”条款对移民过程的影响 (三) 终极对垒: 美国犹太社会领导人与威廉姆·威廉姆斯之间的较量 小结 第四章 俄国犹太移民对美国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适应 一、俄国犹太移民在美国的就业状况 (一) 纽约是俄国犹太移民首选的就业之地 (二) 制衣行业与“血汗工厂”里的俄国犹太移民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