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们的西南联大(求知卷)/离乱弦歌

我们的西南联大(求知卷)/离乱弦歌

  • 字数: 210
  • 出版社: 中国文史
  • 作者: 梅贻琦|
  • 商品条码: 978752053349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7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 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 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由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 学、私立南开大学合并组建 而成。西南联大保存了抗战 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 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 才,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 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本书收录了梅贻琦、朱 自清、吴晗等一众联大师生 的回忆文章40余篇,全面记 录了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学子 求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 入学经过、课堂生活、师生 互动等等,彰显了抗战烽火 中联大学子刻苦求学、坚韧 不屈的时代形象和中华民族 坚贞不屈、薪火相传的民族 精神。
精彩导读
西南联大的校风和校训 杨光社 一、西南联大的校风 西南联合大学的校风, 不是北大、清华、南开三校 优良传统的简单相加,而是 在新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 相互依存、联系、渗透、影 响以至融合而发展形成的。 在三校原有的基础上,经过 融会贯通、发展创新,形成 了既与三校有共同之处,又 独具特点的新的联大校风。 笔者1942-1946年在联大师 院国文系后转文学院中文系 毕业,对联大校风有深切的 感受。我以为,联大校风概 括起来是:“民主自由、严 谨认真、团结合作、开拓创 新。” (一)民主自由 西南联大的民主自由蔚 然成风,“内树学术自由之 规模,外举民主堡垒之称号 ”,是人所共知的。现就治 校方针、培养目标、组织机 构、教学科研与民主运动等 几方面简述如下: 1.治校方针 西南联大治校方针,是 在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与国 民政府的教育统制政策斗争 中,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而 形成的。抗战初期,国民政 府的态度比较积极,在政治 上开放了某些民主,在教育 上开始由平时教育向战时教 育转变,对教育的控制亦有 所放松。西南联大就在这样 的历史背景下成立,逐步形 成民主治校的方针和一系列 制度。后来,到抗战相持阶 段,国民政府对人民的压迫 日益加紧,对教育的控制也 日益严格。1939年3月,全 国第三次教育会议召开,蒋 介石在“训词”中说:要以三 民主义为“教育的最高基准” ,要求“齐一趋向,集中目 标”。国民政府乃向各大专
目录
第一辑 校风校制:坚毅刚卓,民主治校 西南联大的校风和校训 杨光社 西南联大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工作 杨光社 谈联大的选课制及其影响 李埏 西南联大优良传统激励我们前进! 杨绍鸿 联大的回忆与思考 熊德基 第二辑 三大校长:一人掌舵,两人护航 西南联大掌门人 谢本书 西南联大与梅贻琦校长 梅祖彦 怀念梅贻琦先生 施嘉炀 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先生 梁吉生 杨珣 蒋梦麟在西南联大 左右 孟邻先生的性格 叶公超 第三辑 课堂之上:通识教育,学术自由 在西南联大的日子里 张凤鸣 大一生活杂忆 张源潜 灿烂的火花 张清常 西南联大社会学系二三事 孙观华 在联大化工系读书时的回忆片断 任(王宏) 回忆联大航空工程系 沈元 徐华舫 曹传钧 赵震炎 西南联大机械系回顾 陈南平 张远东 回忆西南联大土木工程系 陈炎创 我在西南联大学气象 王宪钊 回忆西南联大化学系 田曰灵 忆西南联大物理系 郭沂曾 戏剧课堂内外 赵诏熊 第四辑 教授群像: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华罗庚教授在西南联大 顾迈南 我在联大的六年 陈省身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汪曾祺 回忆我在清华和西南联大的几位老师 李赋宁 最完整的人格 李广田 纪念唐立庵先生 朱德熙 怀念金岳霖先生 冯友兰 汤用彤先生散忆 邓艾民 文史大师陈寅恪 黄延复 吴宓教授剪影 傅举晋 回忆我的父亲马约翰 马启伟 记著名动物学家陈桢教授 孙敦恒 章名涛老师的言传身教 宗孔德 怀念李辑祥老师 马芳礼 郭世康 忆德高望重的刘仙洲教授 董树屏 结构学权威蔡方荫老师二三事 庞瑞 杨玉玮 李继侗教授在西南联大 李建武 深切怀念饶毓泰老师 虞福春 科学的楷模 金恒年 忆爱国学者陈序经先生 林元 忆雷海宗师 王敦书 怀念严师杨石先教授 申泮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