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苔枝缀玉

苔枝缀玉

  • 字数: 300
  • 出版社: 宁波
  • 作者: 陈均|责编:俞琦
  • 商品条码: 978755264493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8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陈均的随笔集, 全书共三卷。卷一、卷二收 录文化随笔,从汤显祖到白 先勇,从莎士比亚到李安, 古今中外,皆在笔下。卷三 以生动的笔触讲述近世及当 代昆曲名家故事,细数昆曲 发展之历史,读来隽雅而余 味悠长。
作者简介
陈均,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编订朱英诞、穆儒丐、顾随等作家的作品及京昆史料文献多种。出版有专著《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京都聆曲录》及诗集《亮光集》、小说《亨亨的奇妙旅程》等。
目录
卷一 汤显祖的思想世界 罗浮枝头美人魂 ——汤显祖的南粤之途与“临川四梦” 谭鑫培为何被喝倒彩? ——《盗魂铃》琐话 《天女散花》:现代中国艺术的初曙 司徒雷登与梅兰芳 《国剧画报》:宫廷戏曲研究的起点 陈梦家先生看地方戏 从戏曲史窥见清代社会日常 ——读《文化中的政治:戏曲表演与清都社会》 京剧史与掌故学 近世中秋应节戏的变迁 民国昆曲与民国文人 “北京大学与昆曲”琐谈 吴梅与北京大学昆曲教育 昆曲中的古琴 “传统”与“回向”:昆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与文人、商人、官人 “非遗”后的北京民间昆曲活动之一瞥 昆曲作为一种“文人艺术” ——张紫东、补园与晚清民国苏州的昆曲世界 穆儒丐的戏曲撰述 穆儒丐和《北京梦华录》 奇人·奇书·奇史 ——谈穆儒丐和他的《北京》 《牡丹亭》版画摭谈 卷二 “庄周梦蝶”寓言的三重含义 隐之境界 ——谈船子和尚 陶渊明《形影神》读解 《西游记》、顾随与禅宗 废名乃金圣叹之转世也 《潇湘水云》的“万古愁” 近代琴史上的失踪者 ——读《庄剑丞古琴文稿》 顾随札记 驼庵遗事 ——读顾之京《我的父亲顾随》 沧海月明珠有泪 ——略谈朱英诞及其散文 周汝昌的红学世界 平行世界的张爱玲 ——读张爱玲《少帅》 莎士比亚:开启现代世界的“潘多拉盒” “看懂”李安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谈胡金铨及其电影 《茶馆》及蓝天野一代 杨典诗散论 一哉陈寅恪式的心史 诗成珠玉 ——读志坚诗集 国士风 ——孙玉石先生印象记 卷三 近世昆曲逸闻录 吴梅自许词曲第一 “余桃公”的纸上“传奇” 白永宽:昆曲中的谭鑫培 “铁嗓子活猴”郝振基 听陶歌似诵陶诗 民国昆曲的“一台双绝” 一百年的两个“活钟馗” 韩世昌与“伤寒病” 韩世昌演《游园惊梦》 民初的一场昆弋义务戏 中途陨落的昆旦白玉田 “思凡”“双思凡”“反思凡”与“丑思凡” 顾传玠弃伶学农 徐朔方、胡兰成与昆曲 丑角大师的百年 当代昆曲人物志 岳子散记 幽兰犹是幽梦来 ——记丛兆桓先生 艺兼京昆,六场通透 ——记北昆名净周万江先生 汪世瑜:巾生魁首还魂圣手 仁者之“甜” ——蔡正仁先生印象记 中国好声音 ——张继青先生印象记 昆曲之儒 ——洪惟助先生印象记 白先勇的昆曲之旅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李淑君的人生与艺术 哀董萍 红楼梦·高腔·张卫东 听张充和的故事 桃花鱼 花开阑珊到汝 ——《京都昆曲往事》后记 俞平伯与昆曲 ——《俞平伯说昆曲》前言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