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诗与哲学之间(思想史视域中的文学理论)(精)/中国当代文艺学话语建构丛书

诗与哲学之间(思想史视域中的文学理论)(精)/中国当代文艺学话语建构丛书

  • 字数: 280
  •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
  • 作者: 冯庆|责编:张晶晶|总主编:吴子林
  • 商品条码: 97875178553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当代文艺 学话语建构丛书”(第二 辑)的一本。“中国当代 文艺学话语建构丛书”第 二辑的作者为生于1980 年代的六位新锐青年学者 :王怀义、王嘉军、李圣 传、王琦、汪尧翀和冯庆 。这批青年学者师出名门 ,大都精通外语,受过良 好的西学训练,又有强烈 的中国问题意识,而努力 在中西思想的碰撞、交流 、对话中,通过跨学科领 域的研究致力于新文科观 念与实践,自觉构建崭新 的文学理论、文艺美学的 理论话语体系。 本书《诗与哲学之间 :思想史视域中的文学理 论》是一部以“文学理论” 这一学术现象本身为研究 对象的思想史著作,旨在 通过批判性审视西方为主 导的现代“文学理论”诸学 术现象,分析其中存在的 诸多困难与偏差,从而探 寻出一条重返文明传统、 立足自身经验的“理论”之 路。
作者简介
冯庆,生于1987年,重庆人,南京大学文学院学士、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博士后,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迄今为止,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为诸多网络媒体撰写文化评论。著有《古典与青年》(2019),并参与翻译、汇编译著多部;2015年以来,创办青年网络学术共同体“先进辑刊”,以“思想·制度·传统”为议题,组织策划多次跨学科学术研讨活动;曾获得“《探索与争鸣》青年创新征文一等奖”等学术荣誉。
目录
第一辑 “文学理论”的思想史透视 第一章 “抒情传统”:传统的发明及其理论意图 第一节 “有情”的发明 第二节 “传统”的视差 第三节 “理论”的渊源 第四节 “启蒙”的意图 第二章 艾布拉姆斯:文学理论与思想史 第一节 “四要素”的用意与迷误 第二节 历史中的“理论” 第三节 浪漫主义之为传统 第四节 如何面对艾布拉姆斯的当代遗产 第三章 克里斯特娃:文本理论与诗化主体 第一节 “作品”变为“文本”的学术机制 第二节 克里斯特娃文本理论的主体旨趣 第三节 “文本”背后的诗性愿景 第四章 巴赫金:在对话中独白 第一节 巴赫金与“文艺学” 第二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开篇的各种“声音” 第三节 “独白”和“对话”的历史辩证法 第五章 唯名论与西方文论 第一节 当代语言学文论中的唯名论诉求 第二节 康德主义审美人类学中的唯名论倾向 第三节 唯名论与现代性 第六章 《文学理论导引》:文论教育的“经验”基底 第一节 “反本质主义”:时代的诉求与难题 第二节 《文学理论导引》的科学诉求 第三节 “语言转向”作为策略 第二辑 “以言行事”的张力 第一章 “言语行为”的后现代状况 第一节 分析哲学传统中的“言语行为理论” 第二节 定义“虚构”:从语言哲学到文学理论 第三节 遭遇“解构”:从确定意义到多元阐释 第四节 超越“结构”:从语义分析到文化政治 第二章 虚构之为以言行事:问题与谱系 第一节 约翰·塞尔论虚构 第二节 宣言的力量:塞尔的“漏洞”? 第三节 模仿之为以言行事 第四节 现代亚里士多德主义者 第五节 “言语行为”要做什么 第三章 如何理解塞尔与德里达之争 第一节 “原意”的疑难 第二节 塞尔如何批评德里达 第三节 “解构”的困境 第四章 建构论及其不满:“科学大战”的思想根源 第一节 作为思想史事件的“科学大战” 第二节 西方科学批判思潮的哲学理路 第三节 “语言转向”与真理建构论的兴起 第五章 《日常理性及其责任:斯坦利·卡维尔哲学及文艺思想研究》中的“承诺” 第一节 “怀疑主义”的老问题和新问题 第二节 语言游戏与现代责任理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