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超越诺齐克的最低限度国家

超越诺齐克的最低限度国家

  • 字数: 262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胡业成|责编:刘亚楠
  • 商品条码: 978752272374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诺齐克在《无政府、国 家和乌托邦》中阐述的自由 至上主义被看作能够与罗尔 斯所构建的“作为公平的正 义”分庭抗礼的政治哲学, 自其诞生以来,一直统治着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领域。但 是,国内外学者往往热衷于 讨论诺齐克在《无政府、国 家和乌托邦》第二部分提出 的持有正义论,却忽视了诺 齐克在该著作其他部分为最 低限度国家之正当性提供的 各种辩护。本书的目的是揭 露诺齐克在《无政府、国家 和乌托邦》三个部分为最低 限度国家之正当性辩护的各 种方式均存在种种缺陷,他 所倡导的最低限度国家既非 道德上唯一能够接受的政治 制度,亦非唯一能够实现人 们各种共同体理想的政治制 度。 针对《无政府、国家和 乌托邦》第一部分的内容, 笔者一方面证明诺齐克为神 圣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提供 的各种道德论证均不成功, 另一方面揭露“看不见的手 的解释”也不能实现为最低 限度国家产生的各个步骤正 当性辩护的意图。针对第二 部分的论证,笔者一方面阐 释了自由主义的平等主义者 和诺齐克在分配正义领域的 各种分歧,另一方面澄清了 诺齐克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的误解。针对第三部分的论 证,笔者阐明无论从理论建 构层面还是从现实运行层面 诺齐克都没有证明最低限度 国家能够履行乌托邦框架的 职能。
作者简介
胡业成,男,1987年生,山东淄博人,201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哲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作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曾在《道德与文明》《哲学动态》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自由主义谱系中的自由至上主义 第三节 诺齐克的最低限度国家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文献综述 第五节 论述思路与分析框架 第一章 反思最低限度国家的道德基础 第一节 诺齐克为个人权利之不可侵犯性所作辩护 第二节 洛克的自然权利学说不支持诺齐克式个人权利 第三节 边界约束观违背了康德的定言命令 第四节 “生活意义论证”与消极的个人权利相矛盾 第二章 辨析“看不见的手的解释”的双重使命 第一节 “看不见的手的解释”的双重使命 第二节 两个非必然出现的关键转变 第三节 “禁止”独立者强行正义的前提不成立 第四节 “赔偿”无法弥补独立者的损失 第三章 重审个人权利的不可侵犯性 第一节 个人权利不拒斥对行为后果的权衡 第二节 不存在绝对排他性的财产所有权 第四章 实施分配正义不会侵犯自我一所有权 第一节 自我一所有权对社会基本结构的依赖性 第二节 自我一所有权的双层结构 第五章 反驳诺齐克对差别原则的批评 第一节 维持模式化原则不侵犯人们的资格 第二节 正义原则的制度性分工 第六章 为平等待人的信念辩护 第一节 对他人的非个人化关心是平等主义的动机基础 第二节 自由主义的平等主义的道德基础 第七章 回击诺齐克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评 第一节 诺齐克对马克思剥削理论的评论 第二节 资本主义制度与风险 第三节 诺齐克对劳动价值论的批评 第八章 重审诺齐克的“乌托邦框架论证” 第一节 框架的中立性与自由至上主义道德哲学相矛盾 第二节 最低限度国家不等于乌托邦框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