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 字数: 300
  •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 作者: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译者:张成文
  • 商品条码: 978751394179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现代生活中工作和教育 的压力,让人们渐渐失去 对于自我实现的自主性, 厌烦情绪增加,工作和学 习自然难以取得令人满意 的效果。马斯洛所提出的 以兴趣、爱好为代表的心 理动机,对人类自我实现 的意义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是时候把自主权重新掌 握在自己手里了,人性能 到达的境界,取决于你想 到达的境界。 在这本书里,马斯洛深 度探讨了自我实现与超越 、男性和女性的认知、教 育的目标和意义以及社会 与个人的协同作用。他颠 覆性地提出了超越性动机 ,带你进行自我实现的高 峰体验。 风靡全球,超越了心理 学范畴,揭示了人性与自 我实现的本质,书中提出 的超越性理论鼓舞了一代 又一代年轻人。 心理学研究者和爱好者 ,咨询、营销、管理等领 域工作者的心理学入门书 。
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需求层次理论,主张通过不断满足人类天生的需求而达成自我实现。他不仅开创了心理学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更为“第四势力”精神心理学的出现打下了基础。著作有《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精彩导读
我在心理学方面的探索 经历把我引向了各种方向 。其中一些已经超越了传 统的心理学范畴一至少在 我接受训练的意义上是如 此。 20世纪30年代,我对某 些心理学的问题逐渐产生 了兴趣,并且发现在当时 的传统科学体系下(行为 主义的、实证主义的、“科 学的”、价值中立的、机械 形态心理学),这些问题 得不到解答或有效处理。 于是我提出合理的问题, 并不得不探寻其他方法来 解决这些心理学问题。这 种方法逐渐演变为一种普 遍的哲学思想,它涉及心 理学、一般科学、宗教、 工作、管理,以及如今的 生物学。事实上,它已成 为一种世界观。 当代心理学已经四分五 裂,实际上可以说是被分 裂成了三个(或更多)分 离的、互相缺乏沟通的科 学或科学家群体。一是行 为主义的、目的论的、机 械主义的和实证主义的分 野;二是起源于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的一整套心理学 ;三是曾被称为“第三势力” 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这是 由心理学的一些小群体聚 合而成的一个体系。我想 谈论的正是第三种心理学 。我认为这类心理学的解 释包含了前面两类心理学 ,并且创造了“行为主义之 上”(epihehavioristic)和“ 弗洛伊德学说之上”(epi- Freudian)两个词对其进 行描述。这也有助于避免 那些一知半解、非此即彼 的绝对论和二元论的倾向 ,例如,支持弗洛伊德主 义者或反对弗洛伊德主鬯 者。我是弗洛伊德主义者 ,同时我也是行为主义者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引言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 第一章 健康与病理学 第一节 走向人本主义生物学 第二节 神经症:个人成长的一种失败 第三节 自我实现及其超越 第二章 创造性 第四节 创造性态度 第五节 创新的总体方法 第六节 创造力的情感障碍 第七节 创造性人物的需求 第三章 价值 第八节 事实和价值的融合 第九节 存在心理学札记 第十节 一次人类价值研讨会的评论 第四章 教育 第十一节 认知者和认知 第十二节 教育及高峰体验 第十三节 人文教育的目标与内涵 第五章 社会 第十四节 社会与个人中的协调作用 第十五节 规范社会心理学家的问题 第十六节 锡南浓和优良心态文化 第十七节 优良心态管理 第十八节 关于低级怨言、高级怨言和超级怨言 第六章 存在认知 第十九节 单纯认知简释 第二十节 认知再释 第七章 超越与存在心理学 第二十一节 超越的各种方式 第二十二节 Z理论 第八章 超越性动机 第二十三节 超越性动机理论:价值生活的生物学根源 附录 附录一 对《宗教、价值观和高峰体验》的评论 附录二 类人灵长类动物的性行为和支配行为 与心理治疗中患者幻想的某些相似之处 附录三 两种不同文化中的青少年犯罪 附录四 类似本能的判断需求的标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