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体验学习 如何让体验驱动学习与发展

体验学习 如何让体验驱动学习与发展

  • 字数: 450
  • 出版社: 人民邮电
  • 作者: [美]大卫·库伯(David Kolb)|译者:伍新春 季娇 郑秋 等
  • 商品条码: 97871156014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7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人类的心智成长,究其本质,是从混沌到分化再到整合的过程,单一且僵化的知识积累式学习方法不足以为人类带来认知上的觉醒。体验学习作为一种强大的、普适的学习与教学方法,以“人们通过体验能获得最佳学习效果”这一事实为基础,为人类的学习与发展拓宽了航线。 本书汇集了作者 50 余年学术研究的成果,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体验学习的理论基础,并介绍了其在教育、工作及成人发展领域的现代应用。《体验学习》第 2 版反映了自上一版出版以来 30 多年的新研究与实践,更新了体验学习模型,探索了体验学习理论与现代神经科学、学习风格和人格类型之间的新联系,介绍了新版库伯学习风格量表4.0,并为教育领域及教学课堂提供了实践指导。 本书对任何想要提高学习能力、实现终身成长的人来说都极具价值,尤其适合高等教育、培训、组织发展领域的研究者、学习者、实践者及管理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 大卫·库伯 当代体验学习理论家、研究者、实践者和推广者,体验学习领域的旗手。 体验学习组织(Experience Based Learning Systems,EBLS)创办人、主席,致力于将体验学习的研究成果推广到教育、教学和组织管理的实践中。 开发了多种体验学习模型与自我评估工具,其中包括库伯学习风格量表。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凯斯西楚大学荣誉退休教授。 多次获得研究表彰奖,并被授予四个荣誉学位,旨在表彰其在高等教育领域体验学习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译者 伍新春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心理学科学位委员会主任。 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副理事长。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5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5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50余部。 荣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20余项。
目录
引言 / 001 什么是体验学习 / 003 体验学习理论的研究现状 / 009 第 一篇 体验与学习 第 一章 当代体验学习的理论基础 / 014 高等教育中的体验学习:约翰·杜威的遗产 / 017 培训与组织发展中的体验学习:库尔特·勒温的贡献 / 021 让·皮亚杰与体验学习的认知发展传统 / 025 体验学习理论的其他贡献者 / 028 更新与反思 / 032 1. 体验学习理论的奠基人 / 032 2. 边缘学者 / 032 3. 对体验学习的贡献 / 036 第二章 体验学习的基本过程 / 043 体验学习过程的三种模型 / 044 体验学习的主要特征 / 049 总结:学习的定义 / 061 更新与反思 / 062 1. 学习循环与学习螺旋 / 062 2. 理解学习的循环模型 / 063 3. 学习的螺旋上升过程 / 074 第二篇 学习与知识的结构 第三章 学习过程的结构基础 / 078 体验学习的过程与结构 / 079 理解维度——感知与领悟 / 081 转换维度——内涵与外延 / 090 总结 / 097 更新与反思 / 098 1. 体验学习与大脑 / 098 2. 学习循环与大脑功能之间的联系 / 100 3. 我的大脑让我这么做 / 106 第四章 学习的个体性与学习风格 / 110 有关人类个性的科学研究 / 111 从可能性加工结构看学习风格 / 113 个体学习风格评估:学习风格量表 / 116 学习结构的证据 / 123 基本学习风格的特点 / 125 总结 / 144 更新与反思 / 146 1. 个体、自体与学习风格 / 146 2. 东西方的自我观 / 147 3. 体验学习与自我 / 149 4. 学习风格 / 151 第五章 知识的结构 / 161 感知与领悟——双重知识论 / 162 感知和领悟的辩证关系 / 167 社会知识的结构:世界假说 / 172 社会知识是有活力的探究系统——知识结构与探究领域之间的关系 / 183 更新与反思 / 193 1. 知识创造的螺旋 / 193 2. 个人特征与认知途径 / 195 3. 知识结构与学科学习空间 / 197 4. 体验学习的知识结构 / 199 第三篇 学习与发展 第六章 体验学习的发展理论 / 204 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中的学习与发展 / 205 发展中的分化与整合 / 207 直线发展与多线性发展 / 209 体验学习的发展观 / 212 004 体验学习:如何让体验驱动学习与发展 意识、学习与发展 / 217 适应、意识与发展 / 222 更新与反思 / 230 1. 文化与情境 / 231 2. 个体差异与多线性发展 / 232 3. 成人发展的整合与高级阶段 / 234 4. 体验学习发展理论的启示 / 240 第七章 学习与高等教育发展 / 244 专业发展与强化过程 / 246 工科院校的本科生发展 / 249 职业教育与生涯适应 / 264 一项专业教育的比较研究:社会工作与工程学 / 266 学习过程的管理 / 278 对高等教育的启示 / 285 更新与反思 / 289 1. 成为一名体验教师 / 289 2. 教师角色与学习周期教学 / 302 第八章 终身学习与整合发展 / 313 适应灵活性与整合性发展 / 318 论整合性与整合性知识 / 329 更新与反思 / 335 1. 终身学习与学习途径 / 335 2. 刻意的体验学习 / 340 3. 学习如何学习 / 35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