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李鸿章传(图文典藏版)

李鸿章传(图文典藏版)

  • 字数: 253
  • 出版社: 湖南人民
  • 作者: 梁启超|责编:彭富强|译者:雾满拦江
  • 商品条码: 97875561189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8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5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梁启超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从一个人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四十年,这样的人物无论如何都应该被重视和铭记。 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镇压太平天国,继而办洋务运动使其声望达到顶点,再到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迅速由盛而衰,最后只能周旋于列强间直至死去。 甲午年洋务运动的破产,让人感到“以一人而战一国”的无望与悲恸,梁启超也由此发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叹。 梁先生把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加富尔、伊藤博文等人做了比较,指出李鸿章是怀着忍辱负重、死而后已之心为清政府“修修补补”的,只不过他缺少长远的政治眼光,不懂得为后世立百年大计。 李鸿章不懂得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国民的地位、国民在现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因此在国际竞争中处处落于下风、处处受制。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结局。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旋为上海《时务报》主笔。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2年归国。1913年加入共和党,不久又组织进步党,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 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语言、宗教等领域。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他是西方学术、思想和文化的传播者,是民智的启蒙者。在清末民初这个动荡不安、急剧变革的时代,能将舆论、政治、学问三者集于一身并登峰造极者,唯梁一人而已。
目录
重读《李鸿章》 李鸿章传(白话文) 序 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所处的历史位置 第三章 李鸿章未发达以前及当时中国的形势 第四章 军事家李鸿章(上) 第五章 军事家李鸿章(下) 第六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李鸿章 第七章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李鸿章 第八章 外交家李鸿章(上) 第九章 外交家李鸿章(下) 第十章 赋闲时期的李鸿章 第十一章 李鸿章的末路 第十二章 结论 李鸿章(一名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 序 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 第十二章 结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