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 字数: 158
  • 出版社: 人民日报
  • 作者: 杨涛 杜晓宇
  • 商品条码: 97875115709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6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绿色发展是多数国家注 重的发展模式。我国推动 绿色复苏,一方面,站在 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义 高点,能够增加与相关国 家对话的共同语言,有益 于我国融入国际治理体系 ,构建新的更为公平合理 的国际秩序;另一方面, 我国经济的绿色产能,将 能够更为便捷地出口到相 关国家,这有益于进一步 促进国内经济的恢复与增 长。 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 长的新引擎,而绿色金融 是促进可持续发展重要的 、必要的保障,也是推进 绿色发展的路径之一。 发展绿色金融的核心是 处理好环境效益和经济效 益两者间关系,使绿色经 济能够得到有效的金融支 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
目录
前言:以“碳中和”为目标重新思考绿色金融杨涛杜晓宇 制度篇 银行和保险机构加强相关风险管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挑战 叶燕斐 一、银行和保险机构必须深化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认识 二、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巨大潜力,负有重 大责任,可以发挥重大作用 三、应对气候变化与银行和保险机构自身利益紧密相关 四、银行和保险机构必须加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管理 绿色金融发展及“十四五”展望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 一、“十三五”期间我国绿色金融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绿色金融任重道远 三、“十四五”绿色金融重点工作任务 以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马骏 一、碳中和目标下实体经济的转型轨迹 二、碳中和目标下金融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金融业支持碳中和的国际经验 四、目前绿色金融体系与碳中和目标的差距 五、政策建议 学术篇 建设全国性碳市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曾刚 一、碳排放权市场的源起 二、我国碳排放权市场的探索 三、全国统一市场的建设 四、碳排放权市场发展的关键与前景 绿色复苏:金融业与金融监管机构的角色王遥潘冬阳 一、绿色复苏的重要意义 二、绿色复苏的实现途径与金融业应扮演的角色 三、发挥金融监管机构在绿色复苏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碳中和愿景、实施路径与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王克王艳华 一、我国碳中和愿景 二、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 三、面向碳中和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我国绿色保险的发展及建议王飞郑良玉 一、绿色保险的定位及功能 二、国外绿色保险发展的经验 三、我国绿色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 四、我国发展绿色保险的机遇与挑战 五、政策建议 行业篇 环境、社会和治理基金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王志峰 熊婉芳 一、国内外ESG基金的政策法规与信息披露要求 二、国内外ESG基金的发行设立 三、三大问题制约我国ESG基金发展 四、政策建议 生产要素向低碳领域显著倾斜 一、基本理论 二、碳价格的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三、低碳技术要素 四、低碳资金要素 五、低碳物资要素 六、低碳信息要素 碳中和债券的定义与发展 一、中国绿色债券发展状况 二、碳中和债券发展状况 三、碳中和债券典型案例 四、展望和建议 立足信托制度优势拓展碳信托新机遇 袁田白晗 一、绿色信托的内涵与运用 二、碳中和目标下的碳信托产品创新 三、碳中和目标下的信托公司转型发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