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1和许多--为了促进儿童学习而评价/我们的学习故事丛书

1和许多--为了促进儿童学习而评价/我们的学习故事丛书

  • 字数: 330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编者:周菁|责编:马力敏//李灵燕|总主编:周菁
  • 商品条码: 97873032765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7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西兰的儿童学习评价 体系“学习故事”是与新西兰 国家早期教育课程Te Whariki相配套的形成性评 价体系。该套评价体系自 2013年左右被中国学前教 育研究会引介到中国,在全 国各省市进行了实践。本套 体系以培养终身学习者为导 向,相信儿童是有能力、有 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本 书简介:“1”代表一个孩子 (或一群人)、一个兴趣、 一次活动、一个故事、一个 材料、一个想法、一个学习 事件……,“许多”代表由前 面的“1”带来的许多学习可 能、许多思考、许多互动、 许多线索、许多支持策略、 许多领域的发展…… 本书将通过大量学习故 事和课程实例,呈现儿童观 、评价观、学习和发展观、 课程观转变后,儿童和教师 的学习及教学状态、持续深 入的学习过程、师生家庭社 区共创共建课程的真实样态 。本书第一章,将讨论选择 “1和许多”这个隐喻的缘由 ,以及它与儿童的学习和发 展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第 二章到第五章组成了本书的 上篇“学习故事实例”,聚焦 对许多个“1”独一无二的儿 童的解读和理解。下篇为“ 基于儿童和关系的生成呼应 式课程实例”,由第六章到 第十一章组成,呈现从“1” 生发的“许多”学习机会和可 能,以及许多个“1”共同编 织和共享的课程。最后,第 十二章我们会回到学习故事 和中国儿童这个话题,倾听 来自幼儿园园长、老师和家 长们的声音,分享她们对如 何在《指南》背景下,借助 学习故事理念和实践,讲好 中国儿童学习故事的想法和 感受。
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是1和许多 一、“1和许多”可能指什么? 二、为什么要看见“1”? 三、从“1”想到“许多”可能什么样? 四、“1和许多”与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有什么关系? 五、给读者的小练习 上篇 学习故事实例 第二章 看见“准备好”维度的“1” 一、看见儿童心中的“1”份热爱 二、看见儿童心中的“1”份兴趣 三、看见儿童心中的“1”个目标或意图 四、给读者的小练习 第三章 看见“很愿意”维度的“1” 一、看见儿童与周围人的交互关系 二、看见儿童与身边的事、物和地方的交互关系 三、给读者的小练习 第四章 看见“有能力”维度的“1” 一、看见支持儿童探究自己感兴趣事物的知识技能储备 二、看见有助于参与活动和保持专注的策略 三、看见关于犯错、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知识技能储备 四、看见与语言、情境和熟悉事件相关的知识技能储备 五、看见与责任、公平等相关的知识技能储备 六、给读者的小练习 第五章 “学习故事”与看见每“1”个儿童 一、借助学习故事看见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和行为过程 二、有些“1”为什么不容易被看见? 三、为什么鼓励教师看见“1和许多”并撰写学习故事呢? 下篇 基于儿童和关系的生成呼应式课程实例 第六章 源自儿童的课程实例 一、一个儿童、一个学习领域和一条课程线索 二、一个儿童、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和一条课程线索 三、几个儿童、一个“人工制品”和一条课程线索 四、一个班的儿童、一个活动区域和一条课程线索 第七章 源自教师的课程实例 一、源自教师期待的常规 二、源自教师预设的一个主题 三、源自教师组织的一次活动 第八章 源自幼儿园工作议程的课程实例 一、源自幼儿园工作议程的课程实例 二、源自幼儿园大活动的课程实例 第九章 源自家庭生活的课程实例 一、源自家长发现的孩子的兴趣 二、源自家庭文化背景和家庭生活中已经发生的学习 第十章 源自社会文化生活的课程实例 一、源自儿童对社会文化生活的感受和连接 二、源自教师重视的儿童与社会文化生活之间的连接 第十一章 课程实例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为什么这样呈现课程实例? 二、如何理解课程线索源头和儿童学习的源头? 三、儿童和教师共创和共建课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