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陶庵梦忆译注

陶庵梦忆译注

  • 字数: 318
  • 出版社: 上海古籍
  • 作者: (明)张岱|责编:闵捷|校注:夏咸淳//刘海琴
  • 商品条码: 978757320839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陶庵梦忆》八卷,收文一百二十余篇,篇幅短隽有味,代表晚明小品的极致。张岱借鉴宋人《东京梦华录》《梦粱录》诸书,以回忆录的形式追述往昔繁华。书中所载多琐屑之事,涉及城市胜概、山川景物、风俗人情、文学艺术各个方面,人物多为市井众生和文艺界名流,如画师、琴师、工匠、花匠、艺伎、优伶、说书先生、杂技演员等,皆为之传神写照。全书洋溢着一种鲜活的人文气息,闪耀着新兴市民文化色彩,表现了张岱对这种新文化、新世相的欢迎赏悦和对故国家园的深深追怀。本次出版《陶庵梦忆译注》,以清咸丰二年(1852)伍崇曜《粤雅堂丛书》本为底本,参校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王文诰编次批评本、清乾隆四十年(1775)金忠淳《砚云甲编》本,原上海社科院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夏咸淳、上海社科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刘海琴对《陶庵梦忆》各篇(包括自序)共128篇文章详加注释并全文翻译,注释相较流行诸本,有补缺,有修正,有发现;译文流畅传神,尽可能地将《陶庵梦忆》的奇文妙语恰如其分、妥帖圆融地表述出来,帮助读者领略张岱散文创作的造诣和语言艺术的精妙。
作者简介
张岱,一名维城,字宗子、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长期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祖籍四川绵竹,故又自称“蜀人”、“古剑”。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卒年诸说纷纭,约在1679年前后。 张岱出身官宦之家,高、曾、祖三代皆为进士,博学多才,藏书甚丰,尤长于治史。在家庭熏陶下,他自幼聪慧,并爱好史学。由于当时家业殷实,生活优越,他兴趣广泛,喜游历,常盘桓于江南繁华之地,自云:“余少爱嬉游,名山恣探讨。”(《西湖梦寻·大佛头》)。又好美食,坦言口腹之欲:“远则岁致之,近则月致之,日致之,耽耽逐逐,日为口腹谋。”(《陶庵梦忆·方物》)。早年的奢靡生活从其《自为墓志铭》中亦可见一斑。然而,前事伶俜皆梦痕。明亡以后,张岱家由豪门骤然沦为寒户,旧衣捉襟见肘,饭食常至断炊。然其志节未衰,笔耕不辍,其问著述颇丰。 夏咸淳,1938年生,江苏建湖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明清文学研究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文学与文化、明清上海文学与文化、中国山水美学。曾任古代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兼职有上海古典文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古典散文研究会常务理事、山水旅游文学学会理事、明代文学学会理事、上海作家协会会员等。主要论著有《明末奇才——张岱论》、《晚明士风与文学》(获上海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1993—1994年度著作奖)、《情与理的碰撞——明代士林心史》、《明代山水审美通论》等。主编《古代趣文百则》、《历代小品文精华鉴赏辞典》、《中国古代文苑精品》、《中国智慧故事集》、《全译四大智书》(《智囊》、《经世奇谋》、《智品》、《益智篇》)等。参与编写《中国文学史学史》(获2007年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和2004年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上海文学通史》(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三等奖)、《嘉定四先生诗文选注》等。个人古籍整理成果有《张岱诗文集》、《陶庵梦忆注》、《明清散文赏奇》、《张岱散文选集》、《明六十家小品文精品》、《明清山水园林记选》(《明清闲情小品》之二)等。另发表论文、评论文章百余篇,散见于《文学遗产》、《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报》等出版物。 刘海琴,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目录
前言 自序 卷一 钟山 报恩塔 天台牡丹 金乳生草花 日月湖 金山夜戏 筠芝亭 砎园 葑门荷宕 越俗扫墓 奔云石 木犹龙 天砚 吴中绝技 濮仲谦雕刻 卷二 孔庙桧 孔林 燕子矶 鲁藩烟火 朱云崃女戏 绍兴琴派 花石纲遗石 焦山 表胜庵 梅花书屋 不二斋 砂罐锡注 沈梅冈 岣嵝山房 三世藏书 卷三 丝社 南镇祈梦 禊泉 兰雪茶 白洋潮 阳和泉 闵老子茶 龙喷池 朱文懿家桂 逍遥楼 天镜园 包涵所 斗鸡社 栖霞 湖心亭看雪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