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间传说与村落社会治理(基于晋南赵氏孤儿传说的考察)/百村社会治理调查系列/中国社会

民间传说与村落社会治理(基于晋南赵氏孤儿传说的考察)/百村社会治理调查系列/中国社会

  • 字数: 31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孙英芳|责编:吴丽平|总主编:萧放
  • 商品条码: 97875203700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2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该书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治理与百村调查丛 书之一种。精神文化传统是建构和维护村落共同体的内在 力量,是我们今天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精神资源和文 化基础。本书从晋南临汾市襄汾县、运城市新绛县一带流 传的赵氏孤儿传说入手,立足当代民众的传说讲述,着重 分析赵氏孤儿传说所体现的地方精神文化传统在当代村落 社会的具体实践表现及其与民众日常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 。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赵氏孤儿传说代表的精神 文化传统在当地村落社会建构、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因素; 二是赵氏孤儿传说和村民日常生活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传 说如何构建村落的文化认同和地方文化认同。通过探讨地 方精神文化传统在当代民众日常生活中发挥的影响,挖掘 其在村落文化发展中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作者简介
孙英芳 河南省舞阳县人,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间文学、历史民俗学。主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研究”子项目“百村社会治理调查\\\\\\\"子课题1项,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及省级项目的研究工作。出版专著《石间流唱:清末民初上海石印鼓词小说的出版与传播》,参与编写《中国鼓词总目》《二十四节气一中国人的自然时间观》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思路 二 中国民间传说研究史简述 三 赵氏孤儿传说的研究现状 四 本书的理论视角 第一章 赵氏孤儿传说的历史文本与当代讲述 第一节 文献记载的赵氏孤儿历史及传说 第二节 《赵氏孤儿》戏剧文本 第三节 晋南襄汾县赵康镇地区赵氏孤儿传说的讲述文本 一 襄汾县赵康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概况 二 赵康镇地区赵氏孤儿传说的讲述文本 三 民俗认同背景下赵氏孤儿传说对其他传说的粘连 第四节 传说和历史两个侧面中的赵氏孤儿 第五节 赵氏孤儿传说的讲述与传说性质思考 第二章 赵氏孤儿传说与村落精神传统的形成 第一节 赵氏孤儿传说与赵康镇地区的历史文化渊源 一 中华文明发源地的文化奠基 二 历史记载中的晋国赵氏家族 第二节 赵氏孤儿传说与忠义精神传统的形成 一 赵氏孤儿传说中“忠义”精神的辨析 二 赵氏孤儿传说忠义精神传统的形成 第三章 赵氏孤儿传说与日常生活的文化认同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民俗认同 第二节 赵氏孤儿传说与村落历史遗迹和地方风物 第三节 赵氏孤儿传说与村落信仰活动 一 赵氏宗族的管理与祭祖活动 二 赵大夫信仰与庙会活动 第四节 赵氏孤儿传说与村落人生礼仪活动 一 “过三十六”活动概况 二 “过三十六”民俗活动的特点 三 “过三十六”与赵大夫庙会的内在关系 四 “过三十六”对村落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节 赵氏孤儿传说与村落民间艺术表演 一 蒲剧《赵氏孤儿》的演出 二 花腔鼓的表演 第六节 赵氏孤儿传说圈的村际关系 第四章 赵氏孤儿传说认同的复杂性、特点和意义 第一节 不同讲述主体的民俗认同 一 民众的讲述 二 地方知识分子的讲述 三 地方政府的讲述 第二节 民俗认同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 人群互动 二 外来因素 三 村落移民 第三节 村落民俗认同的冲突与调和 第四节 民俗认同的特点:层叠的民俗认同圈 第五节 民俗认同的意义 一 民俗认同对村落民众的意义探析 二 村落民俗认同与国家文化认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