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原理

文学原理

  • 字数: 340
  • 出版社: 高等教育
  • 作者: 编者:金永兵|责编:张晶晶//叶也琦
  • 商品条码: 97870405965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北京大学 讲授“文学原理”课程十余年 的教学和研究的成果。本书 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文学 的本体视域、文学与世界、 文学与作者、文学与读者、 文学与文本、文学语言、文 学接触与影响等。每章后设 有关键词、思考题和拓展阅 读书目。本书既坚持中国本 位,又注重借鉴世界优秀学 术成果;既坚持以基本原理 、方法的教授为主,又突出 对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从理论高 度掌握文学的基本性质、特 点、规律和功能,养成理论 思维习惯掌握研究方法。本 书配有作者的授课视频,扫 描二维码即可获取。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 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关课程的 教材或教学补充参考书,也 可供社会读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金永兵(1973-),安徽寿县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党委书记兼副系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外文艺理论、美学研究。著(含合著)有《文学理沦本体研究》、《后理论时代的中国文论》、《当代文学理论范畴导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78-2008)》等,主编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等。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基本特性与社会功能 一、文学理论的基本特性 二、文学理论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学科命名与学科结构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命名 二、文学理论的学科结构 第三节 文学理论的对象要素及其历史演化 一、文学理论的对象要素 二、研究对象的历史演化 第一章 文学的本体视域 第一节 底线定义与个性化描述 一、文学定义与反本质主义 二、文学话语的现代性建构 三、文学是可能生活的话语实现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论的本体视域 一、“诗-志”模式 二、“诗-情”模式 三、“文-道”模式(一) 四、“文-道”模式(二) 第三节 西方文论的本体视域 一、观念本体模式 二、生命本体模式 三、意义本体模式 四、形式本体模式 五、文化本体模式 第二章 文学与世界 第一节 什么是“世界” 一、自然世界 二、公共世界 三、私人世界 第二节 文学与世界的关系 一、文学的绝对生成性 二、文学的相对独立性 第三节 文学对世界的多维功能 一、文学对世界的直接性再现 二、文学对世界的间接性表现 三、文学对世界的再生成 第三章 文学与作者 第一节 前浪漫主义时期的作者观念 一、古希腊时期的“作者”问题 二、中世纪的“作者”观念 三、印刷技术与出版文化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作者观念 一、“天才”与独创性 二、创作心灵的直接性与反思性 第三节 “生产范式”与形式主义 一、作者观念的“生产范式” 二、形式主义与“新批评”的作者观念 第四节 “作者之死”问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