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教育如此美丽——中国教育观察
字数: 330
出版社: 漓江
作者: 朱永新/著
商品条码: 978754079487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05
出版年份: 2024
印次: 1
定价:
¥7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作者朱永新这些年来走访祖国大江南北百余所学校的足迹及其观察和思考,客观呈现了中国教育的现状,深入探索了中国教育的未来。 北京、哈尔滨、苏州、延安、香港、澳门,前元庄、定边、苍南、宝应、金州……从闻名遐迩的大都市到地名陌生的小城市,从北京四中、人大附中、苏州十中、台北薇阁这样的名校,到延安老区、贵州山区的农村学校,作者背着教育的行囊一路行走,一路观察,一路记录。 这样的行走,让他知道,中国如此之大,任何教育政策的制定都必须因地制宜;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应该是政府教育政策制定的主要出发点。这样的行走,也让他发现,一线干部、校长、教师身上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量,他们的故事让人不禁感叹: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朱永新教育作品”(16卷)等,著作被译为英、法、日、韩、俄、蒙、阿拉伯语等28种文字。主编有“当代日本教育丛书”“新世纪教育文库”“新教育文库”等30余种图书。先后多次主持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 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国教育十大风云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等,先后获得国际儿童读物联盟首届“IBBY-iRead爱阅人物奖”、全球教育单项奖“一丹教育发展奖”等奖项。
目录
第一章 塞北江南 001 / “江南塞北共创未来”——定边教育行 005 / 何时不再“七笔勾”——再访定边 009 / 圣地寻梦——延安教育行 011 / 贫苍南,富教育——苍南教育行之一 014 / “如果不燃烧,请悄悄离开”——苍南教育行之二 018 / 不可轻易复制的模式——翔宇教育行 026 / 岳阳楼上思忧乐——岳阳教育行 028 / 为了灾区的孩子——北川教育行 第二章 行走甘黔 033 / 苍茫甘肃——甘黔教育行之一 035 / 武威教育印象——甘黔教育行之二 038 / “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甘黔教育行之三 042 / 胡杨的精神——甘黔教育行之四 046 / 金州金银花——甘黔教育行之五 050 / 民族村里话发展——甘黔教育行之六 056 / 农村中学的出路——甘黔教育行之七 057 / 携手金沙20 年——甘黔教育行之八 063 / 金沙教育掠影——甘黔教育行之九 067 / 种子与大地——甘黔教育行之十 074 / 西部教育缺什么——甘黔教育行之十一 076 / 今天我们如何做老师——再访贵州之一 079 / 建一所震不倒的希望小学——再访贵州之二 083 / 履约农里添砖瓦——再访贵州之三 087 / 群贤毕节论生态——再访贵州之四 091 / 夜郎与草海——再访贵州之五 095 / 石门坎的故事——再访贵州之六 第三章 北京印象 101 / 四中的精神——北京教育印象之一 103 / 告诉你一个你所不知道的人大附中——北京教育印象之二 108 / 点石成金的刘彭芝——北京教育印象之三 111 / “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北京教育印象之四 113 / 十一学校: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北京教育印象之五 122 / 一零一中学:书香满园竞风流——北京教育印象之六 第四章 山西考察 126 / 榜上有名,脚下有路——前元庄教育行 129 / 事在人为——长治教育启示录 131 / 吕日周印象——大同教育行之一 135 / 马文有与他的学校——大同教育行之二 139 / 农村教育的困境与超越——大同教育行之三 第五章 黑龙江行 146 / 夜幕下的哈尔滨——黑龙江教育行之一 148 / 牡丹江教育印象——黑龙江教育行之二 149 / 职业教育的喜与忧——黑龙江教育行之三 154 / 小城宁安的教育名片——黑龙江教育行之四 157 / 下马河小学老师的心声——黑龙江教育行之五 第六章 江苏探访 159 / 经济大省的职业教育之路——江苏教育行之一 163 / 老牌职业学校的传统与创新——江苏教育行之二 166 / 听企业家讲职业教育——江苏教育行之三 169 / 常州科教城的教育风景——江苏教育行之四 172 / 古城苏州的教育梦想——江苏教育行之五 177 / 职业教育的问题与出路——江苏教育行之六 180 / 海门教育奇迹解码——江苏教育行之七 第七章 魂牵苏州 183 / 有感于敬文小学建博物馆——苏州教育印象之一 185 / 有一个关于诚信的美丽故事——苏州教育印象之二 186 / 大校的胸襟——苏州教育印象之三 188 / 百岁不减青春容——苏州教育印象之四 190 / 诗人校长与诗性教育——苏州教育印象之五 191 / 100 年的一中——苏州教育印象之六 193 / “少帅”校长和他的团队——苏州教育印象之七 194 / 百年东吴仍青春——苏州教育印象之八 197 / 阅读节出台的前前后后——苏州教育印象之九 198 / 免费义务教育政策诞生记——苏州教育印象之十 200 / 创造奇迹的张家港——苏州教育印象之十一 204 / 为第三十中学的40 岁祝寿——苏州教育印象之十二 206 / 小学校长的大教育视野——苏州教育印象之十三 207 / 苏图“大礼包”的寓意——苏州教育印象之十四 209 / 由清华想到振华——苏州教育印象之十五 第八章 江西调查 211 / 为民办教育把脉——江西教育行之一 214 / 小新余,大职教——江西教育行之二(上) 216 / 小新余,大职教——江西教育行之二(下) 221 / “一所好学校,万户解千愁”——江西教育行之三 225 / 股份制与改制学校的前景如何——江西教育行之四 227 / 紫阳园里书声响——江西教育行之五 231 / 民办学校的自主权应该有哪些——江西教育行之六 235 / 中国社会资本为什么不进入教育——江西教育行之七(上) 238 / 中国社会资本为什么不进入教育——江西教育行之七(下) 241 / 善待民办教育——江西教育行之八 第九章 再访港澳 248 / “教育晚餐会”——港澳行之一 250 / 石氏父子与书的故事——港澳行之二 253 / 周氏兄弟的教育情怀——港澳行之三 255 / 在澳门看世界遗产——港澳行之四 259 / 澳门博彩业向何处去——港澳行之五 第十章 台湾掠影 261 / “通而不畅”的台湾之旅——台湾教育行之一 264 / 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台湾教育行之二 266 / 血缘与文化的力量——台湾教育行之三 268 / 听证严法师讲清淡人生——台湾教育行之四 274 / 太鲁阁义工——台湾教育行之五 277 / “大使命,理担当”——台湾教育行之六 280 / 智者的对话——台湾教育行之七 286 / 特立独行的忠信学校——台湾教育行之八 291 / 薇阁学校的文化味道与田园气息——台湾教育行之九 295 / 与台北教育局局长的早餐会——台湾教育行之十 297 / 参考文献 299 / 主题索引 303 / 第三版后记 304 / “朱永新教育作品”后记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