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美育书简(中德双语典藏版)(精)

美育书简(中德双语典藏版)(精)

  • 字数: 248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德)席勒|译者:徐恒醇
  • 商品条码: 978750978531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徐恒醇翻译的此典藏版《美育书简》是席勒的 经典著作,从中他建立了自己的美学思想。他提出了 “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的概念。同时对康德哲 学进行了发展和扬弃,从康德《判断力批判》出发, 他提出了“游戏冲动”的概念。通过“游戏冲动”( 也就是“美”,或者“生活形式”),席勒解决了人 的感性本性与其理性能力之间的冲突,使这两者形成 完美的融合。基于游戏冲动,席勒勾画出一幅理想图 景,在其中,由于自由的“游戏冲动”,每个人都达 到自足,一切都是美的。进而,席勒提出了美育的问 题,美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人的感性和精神力量达到尽 可能的和谐。在这里,美育不仅是培养具有道德和理 性的人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目录
译者前言 第一封信 提出美育的理论背景 第二封信 现时代的劣根性与美的追求 第三封信 让人格的培育为法治社会开辟道路 第四封信 性格的完整性表现在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共存 第五封信 人性堕落的根源在于文化本身 第六封信 文化发展中的片面性 第七封信 现时国家是人性分裂的祸根 第八封信 启蒙要立足于人的感性 第九封信 艺术的教育职能 第十封信 审美教育对人格培养的作用 第十一封信 人的感性本性与理性本性 第十二封信 感性冲动与(理性)形式冲动 第十三封信 两种冲动的对立和局限 第十四封信 游戏冲动的整合作用 第十五封信 游戏冲动指向美的理想 第十六封信 融合性的美与振奋性的美 第十七封信 人性的理想与美的理想 第十八封信 美可以使感性与理性相互沟通 第十九封信 人的发展就是人的规定 第二十封信 美育的目标:培养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和谐 第二十一封信 美是人的第二造物主 第二十二封信 艺术的审美效应 第二十三封信 审美教养使自然规律和理性法则都不能束缚人的自由选择 第二十四封信 人的发展的三种状态:物质状态、审美状态、道德状态 第二十五封信 美既是主体的观照对象,又是主体的行为状态 第二十六封信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显现 第二十七封信 审美王国的法则是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 推荐参考文献 德语原文 译者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