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六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六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 字数: 393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编者: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责编:符爱霞//罗晶//邹艳霞//吴冰华
  • 商品条码: 9787300308104
  • 版次: 6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9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简称《原理》)的第六版。 自1982年首次出版以来, 《原理》以其观点明确、重 点突出、层次明晰等鲜明特 点,深受人们的欢迎。从第 一版到第五版,《原理》发 行了1000万册,在马克思 主义哲学教学和宣传中发挥 了它应有的作用,这同时表 明了它的生命力和社会价值 。本次修订对“第五版”的基 本观点进行了全面审视,力 图用当代实践的新经验、科 学研究的新成果、哲学研究 的新观点阐述已经成为“常 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 本观点;深入挖掘、充分阐 述以往被忽视甚至被“遗忘”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 点;深入探讨、系统论证马 克思、恩格斯有所论述、但 又未充分展开、详尽论述, 同时又契合着当代重大问题 的观点。
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一、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 二、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三、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一、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 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 第二章 物质与世界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二、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三、自然物质与社会物质 第二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一、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 二、人类社会产生的现实基础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第三节 从物质到意识 一、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社会基础 二、意识: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三、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 实践与世界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与结构 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三、实践的理性结构和社会结构 第二节 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一、实践的主体及其结构 二、实践的客体及其形式 三、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中介 第三节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一、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三、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第四章 社会的本质与结构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与整体性 一、实践:社会生活的本质 二、社会: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三、社会结构:交往活动的制度化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生产力: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的标志 二、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三、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与观念结构 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