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学衡派与白璧德(增订版)/古典与人文·现代中国丛稿

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学衡派与白璧德(增订版)/古典与人文·现代中国丛稿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张源
  • 商品条码: 978710020891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15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文化运动后期,哈佛大学教授欧文?白璧德的人文主义学说通过吴宓等学衡派人士的译介进入了中国的文化语境,与其他西方观念和思潮一道参与了中国新文化身份的建设,并通过此后中国本土不断的“重估”工作而获得新的阐释形态,从而在中国持续至今的文化身份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力。本书即围绕《学衡》杂志刊载的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相关译文展开个案研究,旨在探寻学衡派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译介与阐释过程。
目录
增订版前言 引言 《学衡》译文: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个阐释形态 第一章 白璧德及其“人文主义”思想 第一节 白璧德:美国“人文主义”思想奠基人 第二节 何为白璧德之“人文主义”? 第三节 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概念 第四节 白璧德思想中隐含的一个基本问题——“人文主义”与宗教的关系 第二章 “人文主义”译入中国:《学衡》徐震堮译文研究 第一节 徐震堮、吴宓与《白璧德释人文主义》 第二节 译文文本研究 第三章 “人文主义”的本土化(中国化):《学衡》胡先骕译文研究 第一节 胡先骕、吴宓与《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谈》 第二节 文化与政治:白璧德人文教育观的双重面相 第三节 译文文本研究 第四章 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学衡》吴宓译文研究 第一节 “为我”还是“为他”?——吴宓译文的双重样态 第二节 译文中的译者——“复古派”还是“古学派”? 第三节 走向“保守主义”——吴宓译文中“以理制欲”主题个案研究 结语 《学衡》中的白璧德:“保守”与“自由”之辨 附录 附表1 “新时期”白璧德作品中译本列表 附表2 《学衡》杂志各栏目译文篇目比例表 附表3 《学衡》杂志《通论》栏目译介人物列表 附表4 《学衡》杂志《述学》栏目译介人物列表 参考文献 初版后记 增订版附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