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制度转型金融市场化与三农中国/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文库

制度转型金融市场化与三农中国/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文库

  • 字数: 256
  • 出版社: 中国经济
  • 作者: 邵传林//王莹莹
  • 商品条码: 97875136423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6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自2009年以来,作者特别关注中国农地制度的变 迁、创新和演变问题,就这一领域发表了一系列理论 性比较强的学术论文。此后,作者将研究兴趣延伸到 农村金融发展领域,尤其是农村非正规金融问题。近 期,作者开始关注金融市场化改革问题的相关研究, 继续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范式分析中国金融市场化改 革的动力机制及其经济后果问题,也取得了初步的研 究成果。 邵传林、王莹莹所著的《制度转型金融市场化与 三农中国》由上述不同阶段的研究成果结集而成,按 内容可为三篇:第一篇为金融市场化的体系、逻辑及 影响,主要探讨中国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问题、 金融市场化改革问题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经济影响问 题;第二篇从制度视角看中国金融问题,基于制度变 迁理论探讨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兴起问题,基于 温州金融危机个案考察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并 研究银行民营化问题;第三篇为农地制度的变迁过程 、案例与趋势,梳理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与动力 ,考察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的实践。研究农村土地银 行的运作机制,驳斥农地私有化论点,并考察中国农 地产权制度未来变革方向问题以及失地农民利益问题 。
作者简介
王莹莹,女,1985年生,山东章丘人,硕士,兰州财经大学体育 讲师,于2011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于2008年毕业于鲁东大学,获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制度经济学研究。 邵传林,男,1982年生,山东滕州人,经济学博士,兰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金融问题研究,曾在《经济科学》《经济学动态》《农业经济问题》《经济评论》等CSSCI来源刊物独立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第一篇 金融市场化的体系、逻辑及影响 第一章 中国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一、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内涵及其特征 二、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 三、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相关问题 第二章 农村金融反贫困的逻辑:宁夏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二、农村金融反贫困:含义、机制及方式 三、农村金融反贫困的实践:宁夏个案 四、宁夏个案启示与农村金融反贫困的组织设计 第三章 金融市场化进程区域差异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关于中国金融市场化区域差异的理论假说 三、模型、方法与数据 四、实证检验 五、结语 第四章 金融市场化改革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评述 三、二元金融结构、金融“新政”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四、计量模型设定、变量界定和数据来源 五、实证结果分析 六、结语 第五章 金融市场化对地区经济波动的非线性平抑效应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评述与制度背景 三、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四、计量结果与解释 五、金融市场化平抑经济波动的内在机制分析 六、稳健性讨论 七、结语 第二篇 从制度视角看中国金融问题 第六章 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制度分析 一、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内在动因 二、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外部推力 三、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阻力 四、结语 第七章 温州式金融危机生成的制度逻辑 一、对温州个案的初步考察 二、从民间金融私人治理机制到温州式金融危机 三、温州个案成因再剖析及其引申 四、结论与启示 第八章 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制度逻辑 一、问题的提出 二、由非正规金融形成的制度性根源到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 三、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动力因素分析 四、非正规金融正规化面临的约束条件 五、促进中国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政策选择 第九章 银行民营化的前因溯源 一、问题的提出 二、银行家的中小银行 三、声誉机制与银行家的机会主义行为 四、过度金融管制政策的扭曲效应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三篇 农地制度的变迁过程、趋势及经济后果 第十章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60年:历程回顾与变迁评判 一、计划经济时期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 二、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共有私用型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 三、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分析与评判 第十一章 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兴起的逻辑 一、背景 二、宁夏平罗县建构农村土地信用社的案例考察 三、平罗案例的经济解释:交易费用视角 四、平罗案例的推广条件及其引申 第十二章 农村土地银行的运作机理与政策测度 一、农村土地银行的内涵与职能界定 二、创建中国农村土地银行的重要性 三、农村土地银行在中国的实践与国外经验的借鉴 四、构建中国农村土地银行的约束条件分析 五、建设中国农村土地银行的政策建议 第十三章 农村土地私有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灵丹妙药吗 一、对农村土地私有化之四大经济效应的质疑 二、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局限性探讨 第十四章 农地产权制度变革方向研判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的现实取向:国有抑或私有 三、完善中国当前农地产权制度的各种策略选择 四、对农地产权制度变革方案的评判与思考 第十五章 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制度逻辑 一、背景 二、中国农地制度的内在缺陷造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 三、究竟应如何通过制度变革来保障失地农民利益 四、结语 附录 国有企业性质的比较制度分析 一、对国有企业性质的界定与比较 二、关于国有企业性质差异的经济解释 三、从制度互补理论辨识国有企业的性质 四、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