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乡村转型与现代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中国乡村转型与现代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 字数: 492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刘守英|责编:刘美昱
  • 商品条码: 97873003152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68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将乡村视为人、地 、业、村联动的系统,旨 在构建一个分析乡村转型 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基 于实地调研和理论研究, 在城乡中国格局下研究乡 村转型与现代化的逻辑、 路径、体制和政策,明确 提出城乡中国是理解、分 析和解决中国乡村现代化 问题的基本结构形态,农 民的代际革命及其与土地 和村庄的黏度变化是研究 乡村转型的根本维度,实 现农业和乡村产业革命是 乡村复兴的基础。 本书拓展了理论界对城 乡中国格局下乡村问题的 讨论,矫正了传统理论与 政策中对于城乡关系以及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 一些认识,因应城乡关系 的历史性变化和乡村变化 的机遇,提出了有效的制 度改革方案与实施措施, 对于破除城乡分割体制结 构,实现城乡融合与乡村 现代化的政策制定与实施 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目录
第一部分 城乡中国 第一章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一、乡土中国的基本特征 二、结构变革下的乡村转型: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三、城乡中国的特征 四、基本结论与公共政策含义 第二章 “刘易斯转折点”的真正到来 一、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二、测度“刘易斯转折点”的方法与结果 三、转折点到来之后的发展挑战和战略选择 第三章 农业、农村与城乡政策转向 一、工业化战略与城乡发展:一个解释框架 二、各经济体农村、农业政策转折点的测算 三、各经济体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内容与方式 四、结论 第四章 城乡融合阶段 一、告别城乡二分范式 二、城乡融合下的城乡连续体范式 三、城乡融合阶段的特征:经验证据 四、结论与启示性意义 第五章 城乡转型的政治经济学 一、作为政治经济问题的城乡转型 二、结构转变方式与中国的城乡转变 三、城乡中国结构与乡村振兴路径 四、城乡融合的新政治经济学 第二部分 农民的代际革命 第六章 小农的特征与演变 一、对小农范式的批判 二、典型中国小农的基本特征 三、制度变革与农民行为 四、结构变迁与小农特征演变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七章 农民的城市权利 一、关闭城门与绑民于土:国家工业化时期的城市与农民 二、城门未开与乡土筑城:乡村工业化阶段的农民自主城镇化 三、撞城入城与城市过客:高速城市化下的农民与城市 四、代际分别与结构革命:农二代与农民城市权利困境 五、开放农民城市权利的公共政策 第八章 代际革命与农民的变迁 一、引言 二、基于城市权利视角的文献与政策评论 三、离土出村不回村的一代 四、农二代的城市权利状况与困境 五、公共政策含义 第九章 重塑乡村老人发展境遇 一、乡村老年群体状况堪忧 二、靠子女:“养儿防老”一去不复返 三、靠社会: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对乡村留守老人的关注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多措并举,改善乡村老人发展境遇 第十章 “摘帽”后的农民相对贫困问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