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文史通义(平装)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文史通义(平装)

  • 字数: 439
  •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
  • 作者: (清)章学诚|总主编:袁行霈
  • 商品条码: 978750137508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35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7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史通义》书中探讨 的范围包括“文史著作之林” ,即整个学术领域,突破 经、史、子、集的畛域。 《文史通义》论述的范围 既包括历史编纂理论的探 讨,同时又有更广泛的范 围,包括探讨古代学术的 源流演变和当今学术趋向 隐藏的严重弊病,并且考 论儒家经典的真价值,从 哲理的高度予以阐释。这 本《文史通义》解读,采 用嘉业堂“《章氏遗书》本” ,选了自《易教上》至《 家书六》一共三十六篇文 章,分别作了注释、旁批 和点评,并为《文史通义 》全书写了导读。
作者简介
章学诚(1738—1801),原名文镳、文酰,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人,清乾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思想家。先世由浦城迁居山阴,再徙而籍道墟,称道墟章氏,后又自道墟迁至绍兴府城。章氏学问多“不合时好”,屡试不第,四十一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方中进士。
精彩导读
从青年时期起,章学诚 就小坝生沽贫凼,一心向 学,为此一生砥砺践行。 他曾回忆说:二十岁以前 很鲁钝,读过的书记不住 ,写文章不会用虚字。以 后才渐渐开窍,经训他不 懂,读史部书却有特殊领 会,能道出其中得失。他 独自思索,认为史书在纪 表志传外还应有图,要有 史官传。又因协助父亲修 《天门县志》,初步有了 自己的修志主张,如:体 例上应设纪、谱、考(典 制)、传;应另外整理保 存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议 立“志乘科”。学诚于二十三 岁、二十五岁两次应顺天 乡试,均落选,遂进国子 监学习。 二十八岁(乾隆三十年 ,1765)以后,他进入确 立治学方向、丰富学术思 想的时期。这一年,章学 诚在北京向朱筠问学,对 他影响最为重大。朱筠是 当时著名学者,数年后清 廷开四库馆的盛举,就是 他任安徽学政时奏请开馆 校书而引起的。听了学诚 讲读书的心得,朱筠甚加 赞许,鼓励他“申子之道, 任子之天”,必有成就;并 劝他科举时文非君所长, 也不足学。大庭广众之中 ,学诚议论滔滔不绝,众 宾客相视愕然,朱筠却微 笑欣赏。朱筠的指点,使 学诚确立了治学“贵识古人 大体”,重“别识心裁”,“辨 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志向 。他不去效法考据家们作 训洁、制度这些问题的研 究,而要从大的方面探求 学问的义理、学术的源流 。他生活无着,寄居朱筠 家,却得以时常接触当时 的学者名流,阅读朱筠丰 富的藏书,大开了眼界,
目录
导读 一、章学诚生平 二、《文史通义》成书经过 三、版本及选用 四、《文史通义》主要内容和学术成就 五、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文史通义 易教上 书教下 诗教上 原道上 原道中 原道下 原学上 泉掌卜 博约上 博约中 博约下 浙东学术 朱陆 文德 言公上 言公中 说林 知难 释通 申郑 答客问上 答客问中 答客问下 史德 史篇别录例议 《唐书纠谬》书后 《郑学斋记》书后 与邵二云论学 与邵二云论修《宋史》书 与邵二云书 家书一 家书二 家书三 家书四 家书五 家书六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