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的国语”怎样炼成

“文学的国语”怎样炼成

  • 字数: 290
  • 出版社: 上海人民
  • 作者: 张曦 选编
  • 商品条码: 97872081854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6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学术月刊》刊自2011年以来发表的现代文学语言研究论文中精选而出。现当代文学的语言问题受到《学术月刊》长期关注,近十年来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合办了一系列相关学术会议,也陆续有高质量论文发表。本书遴选了其中16篇,分上下两辑和附录三个部分。作者包括陈思和、郜元宝、高玉、李怡、文贵良、王风、陈建华、王东杰等知名学者以及部分年轻学者。正如标题所示,他们将国语视为一个建构的过程,问题主要集中在清末民初白话“国语”形成的语言因素、政治文化因素,以及现代时期影响国语发展走向的种种考量。语言研究打开了现代文学研究的又一个面向,已经越来越获得学界的关注。
作者简介
张曦,女,编审,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术月刊》杂志社编辑。主要从事沦陷区文学研究,著有《沦陷时期的上海文学》,发表多篇论文;同时进行小说创作,中篇小说《小艾求职记》《谁来自远方》和《无可逃离》等发表于《上海文学》《钟山》等杂志。
目录
序 编选说明 上编 现代文学史的语言问题 陈思和 文学汉语实践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文贵良 为“文言”一辩——语言辨证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源起 陈建华 清末汉字汉语变革方案及其对国语建设的影响 高玉 论清末民初期刊白话文的传承与新变 高玉 语言与思想:胡适“白话文”主张的提出、受抑及转向—— 以新文化阵营内部的分歧为参照 朱晓江 燕京大学时期的郭绍虞和1930年代新文学的学院化 凤媛 欧化白话与传教士的事功 陈历明 下编 “文学的国语”怎样炼成——《围城》的语言策略 郜元宝 “汉语是一种语言”:中国现代国语运动与汉语“方言”的成立 王东杰 现代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权力化语言 李怡 论虚词与穆旦诗歌形式的现代革新 叶琼琼 王泽龙 香港文学语言的“四合语”特色 黄维樑 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洲国的日语殖民问题 文贵良 附录 回顾与展望:百年文学语言变革——“文学语言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贵良 结局或开始——“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结束语 郜元宝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