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快递自提点微区位布局及接受意愿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快递自提点微区位布局及接受意愿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 字数: 170
  • 出版社: 经济科学
  • 作者: 刘松|责编:李雪//袁溦
  • 商品条码: 97875218505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0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7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研究以广州市末端配送网 点为例,拟回答广州市末端 配送网点的分布特征及其对 顾客接受意愿的影响,从理 论上提出优化措施。研究采 用数理统计分析技术、空间 分析技术以及计量分析模型 ,评价实际位置提供服务的 空间公平性和便利性,识别 实际位置的微区位布局特征 以及评估位置便利性对顾客 接受意愿的影响。主要研究 结果如下:第一,广州市末 端配送网点在空间分布上呈 现异质性特征,影响因素对 广州市末端配送网点空间分 布异质性的作用效应、作用 范围和作用力度表现出地域 差异。即同一种影响因素在 不同地区的作用效应不同, 有些地区为正向有些地区为 负向,不同种影响因素在同 一地区的作用效应不同,有 些因素为正向有些因素为负 向。这要求我们注意识别中 心地理论模型指导广州市末 端配送网点布局的适用性。 第二,末端配送网点的微观 布局位置分化为多种类型, 利益相关者多方博弈造成这 些微观位置的区位差异。这 启示我们注意区别利益相关 者的多方述求以及局部地理 环境对布局位置的影响。第 三,位置便利性对广州市末 端配送网点的顾客接受态度 和接受意愿均具有直接的正 向影响。这意味着提升自提 点的位置便利性对强化顾客 关于末端配送网点的态度和 接受意愿具有积极意义。第 四,边长87m的六边形结构 比较符合目前广州市末端配 送网点的实际位置,可以用 作网点理想分布的理论模型 。与理论模型相比,基于实 际位置的末端配送网点的步 行通达性呈现出城市中心高 、城市外围地区低的“核心 —边缘”结构。作为公共基 础设施的末端配送网点在广 州市的现状布局的密度与理 论模型相比均有较大差距, 末端配送网点的公平性和便 捷性均需要进一步提升。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 1.4 研究对象的分类 1.5 相关理论研究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最后一公里”配送研究 2.2 快递自提点研究 2.3 研究述评及研究启示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4 数据来源 3.5 案例城市与研究区域 第4章 广州市快递自提点宏观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4.1 数量、均值和变异系数 4.2 空间分布特征和集聚模式 4.3 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州市快递自提点的微观位置类型及形成机制 5.1 快递自提点的微区位类型识别 5.2 不同微区位类型的形成机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广州市快递自提点的顾客接受意愿影响因素 6.1 感知—态度—意愿分析框架及假设 6.2 调查问卷设计和调查结果 6.3 感知因素和位置便利性对顾客接受态度和意愿的作用路径检验 6.4 感知因素和位置便利性对顾客接受意愿的中介作用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广州市快递自提点的空间可达性评价及优化思路 7.1 理论模型与实际位置的步行通达性评价 7.2 基于中心地理论的网点分布理论模型 7.3 广州市快递自提点的空间位置优化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研究创新点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广州市《快递自提点感知与接受意愿》问卷调查表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