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性善论新探(精)/清华史学文库

性善论新探(精)/清华史学文库

  • 字数: 340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方朝晖|责编:梁斐
  • 商品条码: 97873026178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4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人性问题是人类思想史 上的永恒主题。孟子早在 2300多年前提出的性善论 在此后几千年历史上引发了 无数争论,不仅影响到日本 、朝鲜、越南等东亚国家, 也在20世纪西方学界产生了 广泛影响。本书在全面研究 中国、日本、朝鲜(韩国) 及欧美国家有关孟子性善论 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对孟 子性善论进行了新的阐释, 在如何理解古人人性概念的 含义,性善论应该从性之善 还是性善的角度理解更好, 为何可以从成长法则的角度 看性善论,以及两千多年来 各种西方人性学说的主要问 题及争论焦点上均提出了新 见,许多观点发学界所未发 ,对于深化和重新认识孟子 性善论有重要价值。
作者简介
人性问题是人类思想史上的永恒主题。孟子早在2300多年前提出的性善论在此后几千年历史上引发了无数争论,不仅影响到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国家,也在20世纪西方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本书在全面研究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及欧美国家有关孟子性善论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对孟子性善论进行了新的阐释,在如何理解古人人性概念的含义,性善论应该从性之善还是性善的角度理解更好,为何可以从成长法则的角度看性善论,以及两千多年来各种西方人性学说的主要问题及争论焦点上均提出了新见,许多观点发学界所未发,对于深化和重新认识孟子性善论有重要价值。
目录
导论:人性及其善恶问题 一、现代汉语中的人性概念 二、对性善论及其意义的若干误解 第一章 先秦秦汉“性”字的多义性及其解释框架 一、引言 二、性之多义 三、解释框架 四、原初特性 五、原初特性的问题 六、生长特性 七、原初特性还是生存方式? 第二章 本质论与发展观的误区 一、本质论 二、发展观 三、性之二义 四、成长法则 五、性善何义 六、人禽之辨 七、意义所在 第三章 从生长特性看孟子性善论 一、动态人性观 二、道家性概念 三、孟子性概念 四、重解性之善 五、余论:理与则 第四章 古今学者对性善论的解释:模式与判断 一、心善说 二、可善说 三、有善说 四、人禽说 五、本原说 六、本体说 七、才情说 八、总体说 九、成长说 十、性善还是性之善? 第五章 古今学者对性善论的批评:回顾与总结 一、人性无善无恶 二、人性超越善恶 三、人性善恶并存 四、人性善恶不齐 五、人性恶 六、人性善恶不可知 七、人性善恶后天决定 八、论证方法问题 九、小结:从陈大齐的意见看 第六章 西方人性概念及学说:问题与意义 一、西方人性概念 二、西方人性思想 三、介绍三个案例 四、余论:中西人性论之别 跋:再谈孟子人性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