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船山学刊百年文选(传统文化卷)(精)

船山学刊百年文选(传统文化卷)(精)

  • 字数: 586
  • 出版社: 岳麓
  • 作者: 编者:周发源//刘晓敏//王泽应
  • 商品条码: 97875538040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26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船山学报》叙意 续刊《船山学报》弁言 一 《船山学报》演讲 读经尊孔发扬民族精神讲义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保全民族应崇尚气节 崇俭篇 申陆象山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义 养生惜物 礼教于世道人心之关系 勤俭为兴家治国之本 正谊明道说 二 传统文化总论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系统 论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与世界意识 论民族凝聚力与传统文化 论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批评精神 中国传统道德的特性及其现代转化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与现时代以德治国 从道器观、公私观看传统价值的近代性蜕变 三 儒家思想与文化 关系和谐:儒家伦理的主要特征 简论儒家传统道德本体论的建构 略论儒学的和谐观念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 忧患人生的卓越指南——《周易》与人生哲理 《尚书》法先王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论孔子的人生哲学 孔子思想与二十一世纪 孟子的性善论和养气说 孟子仁义政治思想的内涵 孟子“大丈夫”人格思想探析 《易传》伦理范畴的逻辑演变 荀子的经典观念及其对当前国学热的启示 汉代儒学对“仁”的理解及其贡献 儒家文化的现代化 孔子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 四 道家、道教思想与文化 论《老子》守道的三种境界 和谐智慧与诗化哲理的美妙融汇——《道德经》永久不衰的艺术 魅力源泉 论老子的天人合一观 老子科技观述评——兼与李约瑟先生商榷 生命的忧思与本真的追求——论庄子的人生哲学 庄子的社会文化批判及其理想 论道教的道德权威塑造及其现代性启示 论道教女丹修炼的伦理道德规范及其现代意义 五 墨家、法家与佛教思想文化 简论墨辩逻辑的基础 墨子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启蒙思想家管仲和他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魏晋南北朝中国佛学三大理论述评 南岳禅系的佛教平民化倾向 石头禅风浅绎 牟融对佛学中国化的贡献 佛教缘起观: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理念之源 六 宋明理学与明清实学思想文化 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哲学——论宋明新儒学的哲学特色 “民胞物与”与“大同”、“小康”——张载哲学的理想归宿与实践指向 二程“圣人气象”说及其理论意义初探 论朱熹理学体系的“源头活水” 论程朱易学之异同及其明代和会 东林学派和晚明朱学的复兴 论明清实学的基本特征 略论清初学术思想的变迁 论朱舜水的实学思想 从唐甄思想看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特征 坐集千古之智——论方以智的治学主张和实践吕锡琛 戴震的心知论 论戴震“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的伦理意蕴 七 近现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化 熊十力的新易学 续谈冯友兰先生的“旧邦新命”——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 “良知自我坎陷”说与儒学的现代新开展 综合创新直道而行——一代宗师张岱年先生的学术思想 张岱年先生论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