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第2版)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第2版)

  • 字数: 332
  •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
  • 作者: 吴敬琏
  • 商品条码: 9787520212298
  • 版次: 0
  • 页数: 392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0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经济政策变迁的历史维度,分专题梳理了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前因后果及其演化路径,从中也可以看到市场经济和统制经济两种不同的模式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市场化和法治化改革停顿会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风险。尽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已经写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但市场经济取向与统制经济模式之争并不会就此消失,因此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仍然对国运兴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吴敬琏: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长期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和中国经济50人论坛领导成员。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荣誉终身教授,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荣誉成员,乐平公益基金会创会常务理事,《比较》辑刊主编。 1984—1992 年五次获得中国经济学的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4年国际管理学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 IAM)授予他“杰出成就奖”。2005 年获“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2011 年国际经济学会授予他荣誉会长称号。 吴敬琏倡导并努力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的改革,是“整体改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关于比较制度分析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录
再版序/1 自?序 / 1 第 1 章?“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后毛泽东时代的开始 / 1 1.1 “两个凡是”,还是探寻新路? / 2 1.2 “睁眼看世界”的启示 / 9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转折 / 19 1.4 对经济改革“目标模式”的初步探索 / 29 第 2 章?初试“市场社会主义”? / 34 2.1 市场社会主义的由来 / 35 2.2 市场社会主义的本土资源 / 45 2.3 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大规模试验 / 52 2.4 市场社会主义对中国改革的后续影响 / 57 第 3 章?增量改革引领民营经济发展 / 63 3.1 个体经营,还是“一大二公”:中国农村面临的选择 / 64 3.2 包产到户的最终胜出 / 71 3.3 增量改革使民营经济破土而出 / 82 3.4 增量改革的成就和不足 / 92 第 4 章?20 世纪 80 年代对全面改革的探索 / 99 4.1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 / 100 4.2 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和对总体改革设计的探索 / 104 4.3 1986 年:配套改革计划及其流产 / 108 4.4 80 年代末的大辩论、经济动荡和改革退潮 / 112 第 5 章?20 世纪 90 年代经济改革的整体推进 / 124 5.1 1989 ~ 1992 年的改革目标大辩论 / 125 5.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 / 131 5.3 “50 条”《决定》的改革总体规划 / 133 5.4 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改革的进展 / 141 第 6 章?对外开放为改革和发展增添了动力 / 155 6.1 从内向型经济转向外向型经济 / 156 6.2 80 年代: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 / 163 6.3 1994 年的外汇改革和出口导向政策的全面实施 / 172 6.4 走向全面开放 / 175 第 7 章?世纪之交:市场力量推动中国经济崛起 / 182 7.1 争议“基本经济制度” / 183 7.2 中共十五大的重大决策:“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 192 7.3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 / 200 7.4 瞩目的成绩和未竟之业 / 203 第 8 章?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 / 215 8.1 企业承包制:独具中国特色的国企改革之路 / 216 8.2 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与实施 / 227 8.3 世纪之交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制浪潮 / 233 8.4 国资委建立后的国有经济改革 / 241 第 9 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步履维艰 / 255 9.1 苏式经济增长模式的引进 / 256 9.2 从经济结构调整到增长模式转型 / 266 9.3 “十五”期间粗放增长方式的回潮 / 272 9.4 增长模式转型失利带来的恶果 / 280 第 10 章?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隐现 / 291 10.1 刺激政策、货币超发和两种形态的“通货膨胀” / 293 10.2 投资热潮推动的货币超发和信用扩张 / 301 10.3 货币超发的后果:资产泡沫生成和资产负债表风险积累 / 308 10.4 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重新审视和改善宏观经济状况的艰巨任务 / 320 第 11 章?腐败行为的蔓延 / 325 11.1 90 年代铲除寻租制度基础的努力 / 326 11.2 世纪之初政府管控增强对扼制腐败的负面影响 / 335 11.3 腐败向其他社会领域的扩散 / 341 11.4 贫富差距的拉大和权贵资本主义的威胁 / 346 第 12 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开辟光明未来 / 352 12.1 两种不同的估计和两种对立的方针 / 353 12.2 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突破 / 359 12.3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克服种种阻力和障碍 / 366 12.4 推动全面改革落地生根 / 370 本书作者主要著作 / 375 索引 / 377 后记 / 39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