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10问中国金融(改革开放问题风险)/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系

10问中国金融(改革开放问题风险)/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系

  • 字数: 300
  • 出版社: 中国经济
  • 作者: 连平
  • 商品条码: 97875136363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常态”下的中国,金融改革积极平稳地向深 水区推进,金融开放步伐明显加快,一个时期以来累 积的金融问题和风险则更加引人关注。针对我国金融 领域中纷繁复杂的热点问题,连平著的《10问中国金 融(改革开放问题风险)》结合理论和实际开展了深入 的研究。全书内容涉及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与风险、汇 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与效益、资本与金融账户开放 的步骤与风险、民币国际化的积极作用与制度安排、 上海自贸区的全局意义与管理模式、银行业的挑战与 转型、M2/GDP高企问题的成因与影响、小微企业融 资难问题的本质与根源、影子银行的监管与挑战、地 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症结与潜在风险。本书在对上述十 个问题进行探索的同时,都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 议。
作者简介
连平,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3—1978年问在上海市崇明县新海农场果园一连务农。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1982年本科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1984年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任政治教师。1984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年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7年起在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系担任教师,1990年任讲师,1994年任副教授,1997年任教授。1993—1996年期间任国际金融系主任,1996—1998年期间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远东国际金融学院院长。1992年起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获国际金融专业方向博士学位。 1998年进入交通银行总行工作,曾任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组织架构再造办公室主任。现任首席经济学家、金融研究中心总经理、评级办公室主任、《新金融》期刊主编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 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运行与货币金融政策、外汇与汇率、离岸金融和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与管理体制。迄今在境内外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400余篇,出版著作11部,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20余项,1O多项获奖。
目录
鉴机识变,唯变所适 改革开放篇 第一章 利率市场化:包治百病抑或险阻艰难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程与展望 二、利率市场化对非银行金融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影响 三、利率市场化与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 四、利率市场化与实体要素价格改革 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 六、政策建议 第二章 汇率机制改革:遭遇瓶颈抑或步步为营 一、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进程及其方向 二、人民币单边升值制约汇率机制改革 三、人民币趋势性贬值不利于经济健康运行 四、人民币合理升值有助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五、汇率机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应协同推进 六、促进中美贸易平衡,推动汇率机制改革 第三章 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一马平川抑或暗箭难防 一、积极审慎地推进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 二、跨境资本流动逆转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第四章 人民币国际化:误入歧途抑或顺势而为 一、跨境人民币业务与中国金融开放 二、跨境人民币业务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三、人民币跨境流通管理制度与风险防范 四、人民币国际化与离岸人民币市场 五、人民币国际化渐人深水区 第五章 上海自贸区:意外收获抑或水到渠成 一、上海自贸区建设的背景与任务 二、上海自贸区对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意义 三、建立有限渗透的分离型离岸金融模式 四、自贸区金融开放与境外资金渗透风险防范 问题风险篇 第六章 商业银行:四面楚歌抑或大而难倒 一、行业景气度持续下降 二、利率市场化带来重大挑战 三、流动性持续趋紧,资产负债管理难度增大 四、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行业影响逐步显现 五、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策略 第七章 M2/CDP高企问题:病入膏肓抑或夸大其词 一、问题的直接源头是信贷高速增长 二、六大因素共同推高M2/GDP 三、M2/GDP高企并非高通胀的充分条件 四、银行不良资产与M2/GDP关系解析 五、治理之策:调控需求、管住信贷、搞活金融 第八章 小微企业融资难:供求失衡抑或制度缺失 一、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三、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四、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小微企业信用状况 五、积极稳妥地发展民营金融和政策性金融 第九章 影子银行:野蛮生长抑或应运而生 一、国际影子银行体系及其监管 二、我国影子银行问题探讨 第十章 地方政府性债务:高枕无忧抑或必有近忧 一、地方政府性债务呈现六大特征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及其成因分析 三、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银行业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四、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及其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