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格病理的精神动力性治疗--治疗自体及人际功能

人格病理的精神动力性治疗--治疗自体及人际功能

  • 字数: 492
  • 出版社: 化学工业
  • 作者: (美)伊芙·卡利格//奥托·F.科恩伯格//约翰·F.克拉金//弗兰克·E.约曼斯|责编:王越//赵玉欣|译者:仇剑崟//蒋文晖//王媛//王兰兰
  • 商品条码: 97871223891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0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三部曲的顶 点,首部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转移焦点心理治疗的治疗手 册,第二部针对轻度人格障 碍的治疗,本部是新出版的 全面概述。理论上,本书整 合了当代精神动力学方法和 精神病理学模型,介绍了治 疗自我和人际功能障碍的移 情焦点心理治疗方法;实践 上,本指南与DSM-5规范兼 容,并进行详细阐述和解读 ,辅以大量的实例和线上资 源,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人格 障碍评估和治疗的实用指导 。 本书内容巧妙地将当代 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各 种经验水平的读者都能通过 研读本书有所收获。
目录
第一章 概述:针对自体和人际功能的治疗模型 人格障碍的现状 自体和人际功能 内在表征 评估 对治疗的启示 客体关系理论和TFP-E 客体关系理论 心理结构 内在客体关系的核心 情境中的客体关系理论 人格及治疗的客体关系理论模型的发展 内在冲突和外在功能 系统评估 移情焦点治疗 依恋理论的影响 第一部分 通过客体关系理论视角看人格和人格障碍 第二章 客体关系理论框架下的人格与人格障碍 第一节 人格与人格障碍的精神动力性描述 基于特质的人格障碍诊断与DSM-5第Ⅱ部分 人格障碍的结构诊断与DSM-5第Ⅲ部分 第二节 客体关系理论模型中的人格病理分类 人格组织水平与STIPO-R维度剖面图 原型和维度剖面图 高水平人格病理 临床观点 神经症性水平人格组织 边缘水平人格组织 分类的维度性质与高、中等、低水平边缘性人格组织 第三节 人格障碍的心理结构与水平 身份认同 正常的身份认同形成 神经症性水平人格组织中的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形成的病理:认同弥散综合征 防御 成熟的防御 基于潜抑的防御 基于分裂的防御 客体关系质量 道德价值观 现实检验与反思能力 第四节 人格障碍结构模型的临床意义 治疗的结构化目标:以身份认同巩固为目标 第三章 客体关系理论框架下的临床精神动力学冲突、焦虑、防御及内在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框架下的心理冲突 冲突性动机 心理焦虑和防御 心理冲突和内在客体关系 心理冲突和TFP-E 心理冲突、焦虑和人格组织水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