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天水飞渡:工程图景与乡村渡槽(1958-1983)

天水飞渡:工程图景与乡村渡槽(1958-1983)

  • 字数: 290
  • 出版社: 同济大学
  • 作者: 朱晓明 、王霞飞、赵颍
  • 商品条码: 97875765076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中国,渡槽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水 利设施,曾遍布乡村大地,但关于它的系统性研究 成果并不丰硕。《天水飞渡:工程图景与乡村渡槽 (1958—1983)》一书,集中展示了作者自2018年 以来对中国乡村渡槽持续进行田野观察、数据统计 、文献梳理的第一手成果,为广大读者了解渡槽提 供了一个窗口,并以渡槽为切入点,通过详细考察 部分人民公社时期典型渡槽的用料、技术和建造组 织模式等,勾勒出一幅当时中国乡村基础建设运作 的整体图景。 全书包含七章,第一章“文献见证”基于对国 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总结,指出了通过研究渡槽、 “以小见大”窥见人民公社时期中国乡村建设图景 的重要意义;第二章“不尽江水滚滚来”对乡村渡 槽发展的总体时间线及现状进行了介绍,第三章“ 灌区与风貌”则描绘了渡槽与乡村自然地理条件和 景观之间的密切联系,为读者搭建起一个初步认识 渡槽的整体时空框架。第四章以个案形式,呈现了 位于中国12个省区市的十余个渡槽/渡槽群的现状, 并深入考察了部分个案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的深远 影响,进而引出第五章、第六章对渡槽的社会、工 程意义的分析;第七章“回声”集中展示了作者由 乡村渡槽的荣衰而产生的思考,如渡槽这种构筑物 的时代纪念性、大兴水利工程现象背后的社会动力 ,以及渡槽作为工业巨构的景观美学价值。 本书可供工业遗产、乡村景观、水利史等领域 的研究学者及对中国乡村建设史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阅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