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文修订版)/学术前沿系列/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

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文修订版)/学术前沿系列/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

  • 字数: 315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美)O.C.麦克斯怀特|译者:吴琼
  • 商品条码: 97873002292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9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在后结构主义背景下出现的话语 理论给人们思考公共行政的合法性问题提供了有力的 方法论工具。根据话语理论,公共行政的合法性问题 是人们对公共行政的一种谈论方式,是人们在一定的 理论与社会语境中对公共行政的一种意识形态表达, 但同时,这些谈论和表达又总是要把自己说成是客观 的、科学的和中立的,以保证自己的纯洁性和普遍性 。O.C.麦克斯怀特的《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 分析中文修订版)》一书便是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这 一话语的批判性分析。 本书是一部由后现代主义者撰写的具有强烈的后 现代精神的著作,问世之后即声名鹊起,被认为是美 国公共行政学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全书从弗里德里克 与芬纳之争谈起,引出本书的焦点问题——公共行政 的合法性,对各个时期美国公共行政理论的缘起、发 展和话语架构进行了独到的批判性分析,对公共行政 的合法性基础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传统公共行政的 话语结构,尤其是“理性人”的意识形态做了全面的 检讨,并从性别理论的角度说明了合法性和异在性之 间的联系,提出了以实用主义重建公共行政的可能性 。
作者简介
吴琼,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美学等。出版《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走向一种辩证批评:詹姆逊文化政治诗学研究》《西方美学史》等著作多部,《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等译著多部。 “麦克斯怀特”(O.C.McSwite),是奥林·怀特教授和辛西娅·麦克斯万教授的笔名。奥林·怀特是弗吉尼亚工艺学院与州立大学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中心的公共行政学教授。辛西娅·麦克斯万是乔治·华盛顿大学公共行政学教授。他们曾任教于得克萨斯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锡拉丘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等著名的高等学府。他们出版的著作涉及组织发展与改革、心理学理论在公共行政中的应用、公共行政与社会过程等问题。除学术研究之外,他们密切关注现实,从事公共行政研究工作40余年,先后担任美国和国际上各种组织的顾问。
目录
第1章 合法性问题与学术话语 1.1 关于话语分析以及本书的概要 1.2 对本书的写作风格的一点说明 第2章 问题的构架 2.1 卡尔·弗里德里克与赫尔曼·芬纳之争 2.2 芬纳对弗里德里克的理解 2.3 两种立场的比较、对比与融合 2.4 弗里德里克与芬纳构架问题的方式产生的偏见 2.5 结语 第3章 问题的政治背景 3.1 作为和平王国的产物的治理模式 3.2 《邦联条例》 3.3 联邦党人与制宪会议 3.4 批准过程 3.5 反联邦主义者:和平王国的理论家 3.6 第二次建国的后果与遗产 3.7 结语 第4章 领域的根基错误 4.1 经济与政治背景 4.2 社会与文化变革 4.3 医治趋势的出现 4.4 进步主义的崛起 4.5 进步主义改革的意义 4.6 集体认识和实用主义态度的出现 4.7 新精神的表现 4.8 创立美国公共行政的隐秘代理人 4.9 结语 第5章 理论简史Ⅰ:西蒙的现代主义与公共行政的创立 5.1 公共行政(错误地)创立时期:正统阶段 5.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传统主义 5.3 西蒙的现代主义革命 5.4 公共行政的组织社会学 5.5 其他组织社会学:组织间关系的分支领域 5.6 组织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 5.7 传统主义的转变 5.8 新美国的新理性的人 第6章 理论简史Ⅱ:明诺布鲁克会议以来 6.1 明诺布鲁克会议的社会语境与学术语境 6.2 明诺布鲁克会议与随后的学科发展 6.3 新公共行政时期的一般学术定位 6.4 新公共行政种种 6.5 新公共行政的结果 6.6 里根时代:社会与学术语境 6.7 公共行政领域的发展 6.8 进入20世纪90年代:当前的学术语境 6.9 公共行政的思想史对如何维护理性的人的意识形态的启示 6.10 结语:理性的人的表现 第7章 超越理性 7.1 性、性别与理性的人的问题 7.2 下一步该做什么 7.3 公共行政领域当前的状况:好消息与坏消息 7.4 反思性的结语 7.5 结束语 参考书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