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运河(扬州段)保护与发展

大运河(扬州段)保护与发展

  • 字数: 229
  • 出版社: 同济大学
  • 作者: 编者:相秉军//王佳|责编:陈立群
  • 商品条码: 97875765053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 篇从文明的角度,探索运 河与人类发展的紧密联系 ;通过中国大运河的历史 变迁及其历史价值,阐述 大运河对中华文明及世界 文明的重要意义;并结合 中国对于大运河遗产保护 利用的工作思路,希望能 构建运河保护治理的中国 样板。下篇讲述了在诸多 的运河城市中,扬州凭借 其与运河相伴相生、相辅 相成的紧密联系而独占鳌 头。作为大运河申遗的牵 头城市,扬州在大运河的 保护与利用中充分展现了 应有的责任担当。
作者简介
相秉军,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兼长三角分院院长,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专业委员会委,苏州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王佳,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长三角分院三所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
目录
序言 上篇·运河与文明 第一章 人类文明的运河渊源 一、人类文明与自然河流 1.两河流域文明 2.尼罗河流域与古埃及文明 3.印度河流域与古印度文明 4.黄河、长江流域与中华文明 二、人类文明与人工运河 1.古代运河 2.现代运河 三、小结 第二章 中华文明的运河篇章 一、中国大运河历史变迁 1.初创时期(东汉时期) 2.第一次大沟通(隋代时期) 3.第二次大沟通(元代) 二、中国大运河的历史价值 1.凝结国家治理与中国智慧的伟大工程 2.促进南北沟通与民族融合的重要纽带 3.造就经济繁荣与文化璀璨的国家命脉 4.推动对外交往与文明对话的关键通道 5.影响我国古代城市整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国大运河的当代意义 1.大运河之中华文明的价值意义 2.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价值意义 四、小结 第三章 运河遗产的国家期待 一、大运河遗产 1.大运河申遗过程 2.大运河遗产构成 二、国家对大运河建设要求 1.国家相关会议指示精神 2.国家相关规划、建设文件解读 三、国际大运河建设经验 1.国际对大运河遗产的相关文件 2.其他国家地区大运河保护、利用工作借鉴 四、小结 下篇·运河之中华文明的扬州担当 第四章 历史瑰宝:扬州与运河相伴相生的历史轨迹 一、扬州城市价值特色 1.运河之城:城河同生共长的杰出案例、人水共生的经典表达 2.战略要地:帝国理政、江河交汇、扼南北咽喉之地 3.经济重心:商业繁华的工商贸港埠、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节 点 4.绿杨城郭:水城共生、水绿交融、园林雅致的人居典范 5.国际都会: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6.文化宝库:南北交融的文化,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 二、大运河扬州段段落特质 1.形成历史悠久 2.现状功能综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