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药鉴定技术(第5版)

中药鉴定技术(第5版)

  • 字数: 874
  • 出版社: 人民卫生
  • 作者: 李飞艳,刘耀武
  • 商品条码: 9787117349468
  • 版次: 5
  • 页数: 48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和全国中医药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人民卫生出版社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在上一轮教材建设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启动第五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编写和修订工作。本套教材旨在体现职业教育教学实际,为培养现代中医药职业人才服务。本教材为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全书在上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根据教改要求和院校需求进行编写,主要包括中药鉴定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教材内容实用,针对性强,得到了院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作者简介
第二批“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2018年《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立项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持的《中药鉴定技术》是省中药学专业资源库的子项目之一,作为学校中药传统技能大赛项目总负责人,带领团队指导学生在2022年度省赛中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2021年度省赛中获二等奖3个,三等奖一个;在2020年度省赛获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
目录
第一章 中药鉴定基本知识与技能/1 第一节 中药鉴定技术的定义和任务/ 1 一、 中药鉴定技术的定义 /1 二、 中药鉴定技术的任务 /1 第二节 中药鉴定技术发展概况/ 7 一、 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7 二、 中药鉴定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8 第三节 中药的产地、采收、加工与贮藏/ 9 一、 中药的产地 /9 二、 中药的采收 /12 三、 中药的加工 /14 四、 中药的贮藏 /16 第四节 中药鉴定的依据与基本程序/19 一、 中药鉴定的依据 /19 二、 中药鉴定的基本程序 /22 第五节 中药鉴定的方法/26 一、 来源鉴定 /26 二、 性状鉴定 /26 三、 显微鉴定 /28 四、 理化鉴定 /32 第二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定/ 38 第一节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38 一、 根类中药 /38 二、 根茎类中药 /40 第二节 蕨类植物根茎类中药的鉴定/42 第三节 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定/46 第四节 单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定/ 152 第三章 茎木类中药的鉴定/194 一、 性状鉴别 /194 二、 显微鉴别 /194 第四章 皮类中药的鉴定/211 一、 性状鉴别 / 211 二、 显微鉴别 /212 第五章 叶类中药的鉴定/236 一、 性状鉴别 /236 二、 显微鉴别 /236 石韦(238) 淫羊藿(附药:巫山淫羊藿)(239) 大青叶(附药:蓼大青叶)(240) 枇杷叶(242) 番泻叶(243) 枸骨叶(245) 罗布麻叶(246) 艾叶(246) 第六章 花类中药的鉴定/248 一、 性状鉴别 /248 二、 显微鉴别 /248 第七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的鉴定/270 第一节 果实类中药的鉴定/ 270 一、 性状鉴别 /270 二、 显微鉴别 /271 第二节 种子类中药的鉴定/ 322 一、 性状鉴别 /323 二、 显微鉴别 /323 第八章 全草类中药的鉴定/351 第九章 藻、菌、地衣类中药的鉴定/388 一、 藻类 /388 二、 菌类 /389 三、 地衣类 /389 第十章 树脂类中药的鉴定/402 一、 树脂的来源与采收 /402 二、 树脂的化学组成、性质及分类 /402 三、 树脂类中药的鉴定 /403 乳香(403) 没药(404) 安息香(406) 血竭(407) 第十一章 其他植物类中药的鉴定/409 第十二章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418 一、 动物类中药的发展概况 /418 二、 药用动物的分类 /419 三、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 /422 第十三章 矿物类中药的鉴定/464 一、 矿物类中药的应用概况 /464 二、 矿物的性质 /464 三、 矿物类中药的分类 /466 四、 矿物类中药的鉴定 /466 主要参考书目/478 中药中文名称索引/47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