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教育的唤醒(探寻实践哲学的教育方式)/当代中国教育学人文库

教育的唤醒(探寻实践哲学的教育方式)/当代中国教育学人文库

  • 字数: 394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李政涛//李栋|责编:曾默之
  • 商品条码: 97873002976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7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实践”是人类生存与发 展的基本动力。人类存在政 治实践、经济实践、伦理实 践、审美实践、宗教实践及 教育实践等多种实践形态。 其中,教育实践是独特、不 可替代的一种人类实践。本 书重点探讨教育的实践品性 与真谛、教育实践对人类实 践的贡献价值与实现价值的 过程,以及教育实践与其他 实践的互动生成的关系机制 等。本书的出版不仅有助于 厘清“实践”哲学层面教育方 式的独特意义,更有利于系 统探究人类整体实践的关联 机制,为美好社会的生成做 出基于教育实践、属于教育 实践的贡献。
目录
引言 以教育的方式重建实践哲学 第一章 论题的提出:以“问题史”的方式重新审视“实践哲学” 第一节 古希腊基源的形态特征 第二节 近代传统的形成与改造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翻转 第四节 二元论认知方式的改造 第五节 在回归中再造古希腊传统 第二章 论题的展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谁的问题? 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何种性质? 第三节 作为“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章 论题的回归:教育场域中的“生命·实践” 第一节 理论属性:作为“事理研究”的“生命·实践”教育学 第二节 作为方法论的“生命·实践”: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 第三节 作为生存方式的“生命·实践”:理论人与实践人交互生成 第四章 论题的转换: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逻辑” 第一节 为什么提出“转化逻辑”? 第二节 何谓“转化逻辑”?——一种实践逻辑 第三节 “转化逻辑”是否可能? 第四节 “转化逻辑”如何可能? 第五章 论题的推进:教育理论与实践“转化逻辑”的现实样态 第一节 教育理论的知识谱系与实践向度 第二节 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转化机制的扎根分析 第三节 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转化机制的田野考察 第六章 论题的深化:教育理论与实践“转化逻辑”的运作机制 第一节 转化维度之一:教育主体间的“情感体验” 第二节 转化维度之二:教育主体间的“话语认知” 第三节 转化维度之三:教育主体间的“思维意识” 第四节 转化维度之四:教育主体间的“行动策略” 第七章 论题的突破:以“成事成人”作为实践哲学的教育学表达 第一节 主体的回归:以“成事中成人”为中心的教育实践 第二节 价值的澄清:以“生命的自觉”为旨归的教育实践 第三节 行动的创生:以“事理的融通”为追求的教育实践 结语 作为当代中国实践哲学新形态的“生命·实践”教育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