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跨文化社会研究十讲/“教育援青”人文学科基础建设系列

跨文化社会研究十讲/“教育援青”人文学科基础建设系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董晓萍
  • 商品条码: 978710020916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1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董晓萍教授阐述跨文化学研究方法论的学术著作,特点有三:一是以跨文化社会现象为重要研究对象,侧重研究社会现象背后的思想、文化、制度、经济、民俗、文学、艺术和技术;二是梳理相关海外汉学史,针对其中比较重要的理论争论问题进行讨论;三是结合作者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个案进行具体分析。 本书旨在培养观天下、懂中国、会创新、跨文化的新型人才,行文深入浅出,可提供给民俗学、民间文艺学、语言学、文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东方学、跨文化学和相邻学科的专业学者使用,也方便于有兴趣关注跨文化社会现象的社会读者浏览。
作者简介
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数字民俗学实验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青海师范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主要出版学术著作有《田野民俗志》《不灌而治》《全球化与民俗化》《中国民俗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专论》《钟敬文与中国民俗学派》《跨文化民间文艺学》《跨文化民俗学》《跨文化民间叙事学》《跨文化技术民俗学》等,主编《钟敬文全集》(全16卷30册),发表中、英、法、日文论文近400篇。
目录
绪论 第一讲 《仪礼》民俗与传统国学 第二讲 中国文学与海外汉学 第三讲 历史经典与民俗母题 第四讲 佛典文献与宗教研究 第五讲 河北故事里的神崇拜 第六讲 清代朝鲜使者的日记 第七讲 社会模式与水利社会 第八讲 农民农业与农场农业 第九讲 中小商户经济与文化 第十讲 主体节日与共同节日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